然而,何雨柱家卻不同,他們不吃豬油,而是選擇花生油,雞蛋、雞肉、鴨肉、羊肉等也常有。
至于豬肉,何雨柱家里更是沒有。
他們家的肉票通常用于購買排骨和豬蹄,豬大骨則用來熬制高湯。
“沒錯,豬大骨里的油脂不少,特別是骨髓,用來熬湯特別香濃。
“何雨柱解釋道,“只是需要的時間較長,要把精華都熬出來。
“我家祖傳的技藝是譚家菜,最拿手的就是熬制高湯!”
“高湯!”李懷德想了想,“如果用豬大骨,那我們就分不到肉了,這...”
確實,這也是問題所在,肉類供應有限,特別是在糧食短缺的時期,豬肉更是稀罕。
“這就要您來決定是否轉換了,但換成骨頭可能更劃算,這樣可以常熬高湯。
“何雨柱說,“味道我可以保證,關鍵在于工人們能否接受。
“可以加些白菜和土豆,配上窩窩頭食用。
“不如讓我試試看如何?”李懷德此刻有些煩惱,好不容易想到這個方法,“到時候讓廠里的領導們都嘗嘗,給大家一個參考。
“好主意,還可以加些粉條!”何雨柱提議,“我明天早上來做,下午就能吃了。
“就這么定了。
我去聯系廠領導,食材方面你去倉庫查查看,看看有沒有豬大骨。
“李懷德找到了一個勉強可行的方案。
在那個年代,豬大骨幾乎不含肉,頂多沾點香氣,倉庫里存貨不多。
何雨柱確認后,決定第二天一早就開始動手。
...
楊廠長此時同樣感到困擾,畢竟現在是時期,但工廠生產任務依然繁重。
原本的定量分配就不多,賈東旭的情況更是特殊。
畢竟,他們一家只有一個定量,這種情況應該不多,但他還是下令調查,以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這時,李懷德前來報告:“廠長,我有個方法可以提高工人們的營養攝入。
“哦?”楊廠長眼神一亮,“什么方法?”
“何師傅說一食堂的豬大骨富含營養,可以用來熬制高湯。
不過,這主要是骨頭而非肉,怕工人們不愿接受。
“李懷德說道。
“豬大骨?”楊廠長眉頭緊鎖,“真的嗎?”
“我不太確定,但我們倉庫里有幾塊豬大骨,何師傅明天早上開始熬制,下午就能嘗到。
先試試看再說,畢竟現在物資匱乏。
“即使是豬大骨,也需要用我們廠的肉食配額來換取,但或許能換到更多,畢竟其他單位都不怎么想要。
“數量增多后,能做的次數也會增加。
如果真能熬出油脂,對于工人們的營養補充應該足夠了。
楊廠長微微頷首,“確實,那我們就明天品嘗,是晚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