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說:“不過每過幾年需要清掏一次,那時可能會有點味道,但可以在冬天干,那時候味道會小很多。
徐慧珍眼睛一亮,馬上問道:“真的沒有味道嗎?”
“嫂子,你可以等一年后再來聞聞看啊。
“何雨柱開了個玩笑。
“去,你這張破嘴!”徐慧珍心里動了心。
蔡全無放下手里的東西,開口道:“慧珍,我們也做過類似的事,柱子這個人做事實在,他說沒問題那就肯定是沒問題的。
“我們家院子和這里差不多,就在前面弄一個就好,不過小酒館那邊可能不合適,但我們家的院子應該沒問題。
“好主意,柱子,你給我們指個路吧!”徐慧珍看向何雨柱。
“你們直接去找街道的李隊長,這是他們的專業,直接找他們就行了。
“何雨柱建議道:“另外,你們家后面還沒買,但前面的側屋不少,可以考慮改一間成浴室。
“說得對啊!”徐慧珍眼睛一亮,女性總是喜歡干凈,能在家中洗澡,不必去擁擠的澡堂,這確實是個好事!現在還得用票呢!
“全無,明天我們就去找!”徐慧珍馬上下了決定。
“行!”蔡全無毫不猶豫地答應,家里的一切事務,徐慧珍說了算。
搬家后,何雨柱親自下廚,熱鬧地舉辦了搬遷宴。
送走賓客后,家人雖然疲憊,但文麗和孩子們卻十分興奮。
東西兩廂房分別給了兩個兒子,最小的何文佳還小,與文母住進了后面的偏房,一人一個房間。
剩余的偏房大部分改成了客房,另一間則作為倉庫,存放何雨柱收集的古董字畫,但這并不是全部。
他收藏太多,自然無法盡數收納,而且一次性拿出所有,他也無力維護。
因為是仿古風格的家具,每個房間都被他精心布置,文麗對此非常滿意,雖然這些物品價值不高,但與整體氛圍相得益彰,充滿文化氣息。
唯一的麻煩是離學校有點遠,文麗每天需帶女兒乘公交上下班。
何雨柱早上開車送她們到車站,目送她們上車后才返回。
文母現在對花草產生了興趣,這么大個院子不能空著。
她現在無所事事,每天只有女婿做飯,女兒帶著孩子們打掃衛生,她感到無聊。
此外,她也需要結識周圍的鄰居,每天上午出門閑逛,尋找老年婦女聚集的地方,打聽附近哪里有賣花草的地方。
人們都很熱情,無需購買,每家拿一盆臉盆大小的花草就足夠了。
作為新手,文母虛心向別人請教種植技術,何雨柱一看,正好可以利用這些空間來培育。
但他選擇的品種更注重實用而非觀賞,比如驅蚊的植物是他最喜歡的。
過去在大雜院條件不便,現在有了空間,自然要大量種植。
文母看到女婿如此細心,心里感激,提供了這么多。
但數量太多,有些直接種在地上,沿著墻根,這樣就不必特意打理。
嬌嫩的種子則放在花盆里,冬天室外不易存活。
...
當然,種植花草只是生活的一種調劑,何雨柱仍需關注承包的事情,等待政策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