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取決于大股東的態度。
關于股價的問題幾乎無需討論,雙方主要商定是否能保留部分股權,但百味集團斷然拒絕——私人持股不符合他們的投資布局理念。
既然要大力投入,誰能跟隨呢?為何還留給自己股份呢?
最后,所有股東同意出讓,百味集團沒有使用任何強制措施,這算是雙方皆大歡喜的解決之道:不賣則罷,全數賣出。
在這個世界資本運作中,主動上門、大方公平交易已經算是幸運;背后偷偷摸摸并購股份、再加性收購和附加投資,那是對方不屑于使出的計策。
亞視易手之事很快定調,接著它宣布從股市退出,回購所有流通股。
港島各界人士對這一消息驚愕不已,各大媒體紛紛予以廣泛關注,與此同時,百味集團再度出手,開始收購一批小型報紙。
這些報紙并非大型主流媒體,因為大廠并購難度頗大。
集團的策略多維度展開,既涉娛樂板塊也涵蓋了經濟領域,甚至還有關注政治動態的。
在港島這個小小的地方,電視廣播界長久以來一直是無線電視(tvb)獨占鰲頭。
盡管亞洲電視臺(亞視)曾有過亮點,但在整體實力上仍未擺脫弱勢。
如今的何雨柱決心變革,電視劇和綜藝節目他自然不會舍棄,還要精益求精。
但他更看重大事化小、小事化眾的新聞和實事部分,以此開闊港島人們的見識。
次日一早,何雨柱來到了亞視大廈——事實上規模不大。
他對婁曉娥提出:“以集團名下土地建一棟新的大樓做分公司,老址則將改造用于綜藝節目。
電視臺和網站的運營中心放在總部這邊,這樣方便與藝人接觸。”
地點位于廣播道,聚集著多家廣播及電視機構,便利度不言而喻。"現在亞視欠缺的正是演藝人才與資源,遠不及tvb。”
婁曉娥補充道。"tvb薪水微薄不是傳言?”
何雨柱笑道:“得砸錢!”
說著走進大廳,亞視高層官員看著他與婁曉娥商議,雖心中有所忌憚,但也不敢貿然上前。
等何雨柱走過,官員才匆忙迎接。
何雨柱點頭致意,未再多言徑直前行。
此時,執行副總裁引領他步入安排的會議室,到場的除了亞視高層,還有被收購報社會的編輯主任們齊聚一堂。
他們在一座裝修改造好的演播廳就座,何雨柱率先登臺與婁曉娥一同落座,下方眾人則按位列坐。
拿起麥克風,確認音效正常后他宣布:“此次收購是為了創建‘百味傳媒有限公司’。
公司將設有新聞、綜藝、攝制和編劇等多個部門。”
“詳細架構稍后再細說。
我們將新建一座現代化的總公司,原亞視大樓則改為綜藝部門的專用場所,制作室內外的各種綜藝節目。”
“公司致力于全方位發展壯大,短期職位調整并不代表永久職位,能否破繭而出全憑各自的能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