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人難得歡聚一堂,何雨柱照例親自下廚,備置了兩大桌子飯菜,兒子里外忙乎著輔助父親,共享天倫之樂。
時間流逝,克萊勒斯集團面臨愈發嚴峻的困境,最終搖搖欲墜。
得到這個消息,何雨柱又啟程前往某個目的地。
當他在那邊籌備事務,他的弟弟何昌邦也開始緊鑼密鼓地行動起來,檢驗即將購入的品牌商品,盡管改善并非易事,然而產品的質地本身就已經非常出色。
篩選出一部分,他要借此完善百潔集團下的子公司陣容,尤其是與日化產品相關的業務。
下一步便開始了大規模并購行動,何昌邦親自帶隊,穿梭在一家家洽談桌上,尋找未來的形象代言人,因為百潔集團如潮的宣傳攻勢不可落下,務必在國內引發轟動,將百潔之名傳播天下,否則對不起這筆宏大的投資。
集團總部大樓已在籌備中,一蹴而就的戰略。
何雨柱為何昌邦準備了啟動資金,后續資金還需時日等待,他在這里的任務已進入尾聲。
金融危機緊咬不放,促使資金分散至多個領域,直接買入看好已久的互聯網企業股權,同時也確保汽車品牌收購的順利進行。
如今,克萊勒斯集團成為了他最后一個目標。
即便不能全數收入囊中,至少要爭取收購一些子品牌。
原本克萊勒斯計劃與通用汽車攜手共渡難關,但通用自身難保導致此事無疾而終,對他們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此時此刻,高盛人員出現了,提出收購意向,這無疑是那位東方人在出手。
之前新聞報道,這位商人收購捷豹和路虎后將其回流回國合并國內車業,只是由于兩者價值不如沃爾沃那般高昂,所以他并未獲得絕對控股權。
但其實,他一開始就沒打算擁有控制權,只拿下了長城與奇瑞的部分股份。
現在,這步棋又落到了收購的舞臺上。
盡管是好事,克萊勒斯群龍無首,沒有額外資金注入,瀕臨破產邊緣。
金融危機的影響波及長遠,之前全民炒房熱浪后,如今才發現現金短缺,連給車加滿油都無法保證。
這種局面對何雨柱而言可謂天賜良機,讓他獲利頗豐。
如今克萊勒斯集團累計負債超過百億美元。
若是尋求救援,以的實力或許可以挽救集團,但這意味著何雨柱的控制權將旁落他人。
于是,不如選擇此刻出手,清倉債務后趁熱打鐵。
沒過多久,克萊勒斯集團的所有股份就落入了何雨柱手中,接著宣布退出股票市場,回歸為私人所有。
不過,想要迅速將整個集團整體搬遷卻是難以辦到,因為相關方并未對此給予許可。
之前福特購買沃爾沃也只是轎車部分資產,同樣的條件也適用于何雨柱的這一次收購。
克萊勒斯集團曾在歷史上與奔馳合并成為其子公司,又被轉賣給私人資本運營商。
這段歷史中的轉手過程復雜繁瑣,不必提及離開母國的細節。
處理這些問題涉及談判,何雨柱首先將子品牌拆分,jeep直接送回國內與柳州五菱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