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昌盛堅持將三分之一的利潤用于共享給員工和集團儲備發展資金,其余留給自己。
然而,在,他會保護國內利益,畢竟他對這些利潤了如指掌,用它們來壯大自己顯然更有意義。
擁有先進技術背景的老板最為理想,否則會成為內行人指導外行人的悲哀。
百潔集團的日常消費品行業已有天花板,無需擔心技術壁壘;然而,在芯片制造等領域,僅購買光刻機是不夠的,且還受限于落后的技術。
到了那個時候,要是被人牽制,自己這火爆脾氣怎么可能低頭妥協?可問題是技術上根本拿不出底氣來!
在沒把握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什么都不做,讓他人代勞吧。
否則只會陷入蝕本甚至破產的厄運。
汽車還好解決,只要直接收購知名品牌,不僅能提升國內汽車企業的技術實力,還能帶動品牌提升,在電池技術上適當加大投入。
何昌盛給何雨柱打電話,傾訴了自己的打算,而何雨柱將自己的困境全盤托出。
何昌盛也是深受打擊,爺爺說的話果然正確,這種被高科技壁壘封禁的現象極其嚴重,憑自家的實力是難以突破的。
這可不是靠財力就能解決問題的事,因為核心技術并非是錢就能買到的,發展之路只能是處處受限,哪怕如父親何家資產雄厚,卻毫無辦法。
就連涉及核心技術的企業,何家都無力接手,即便想收購恐怕也只是泡影,終究無疾而終。
汽車行業和芯片產業大相徑庭,它關聯行業繁多——汽車制造、數控加工、移動通信、衛星制造、甚至軍事裝備等等,涵蓋各個層面。
技術封鎖嚴密,受到嚴格監控,甚至遠程追蹤數據分析都在掌握中。
何雨柱深知,他們自主研發的嘗試多次遭受挫折,損失慘重,因此對此深惡痛絕,決不敢再去趟這趟渾水。
不過看到孫子有志氣想發展,總該給他些助力。"昌盛,若真要行動,我建議你從電池領域開始著手。”
“啥?”
何昌盛聞言一愣,“電池?”
“正是如此。
當前環保話題日益升溫,傳統能源總有枯竭之時。
況且咱們在這方面落后,你爺爺我買下的那幾個汽車品牌雖然暢銷,但在技術上其實并未做到最好。”
何雨柱解釋道,“真正的尖端技術外人絕不可能公開,但這對我國汽車工業來說,也是一種實質性的進步,提高品牌競爭性。”
“確實有些影響,但這還遠遠不夠,后續技術研發仍然需要。”
“想要超越外國同行,那就得另辟蹊徑。
若是將動力轉向電力驅動,想一想,這豈不是等于超過了他們?”
“關鍵在于電池技術,在這一領域暫時尚無重大束縛,以咱們家的財力,足以為此提供充分支持。”
“如你決心已定,可以從這條路嘗試。
可以利用三弟明年畢業的機會,到百花公司實習調研一番。
不僅是國內,海外市場也不可放過。
你有大把的時間。”
“明白,謝謝爺爺。”
何昌盛激動起來。
他的爸爸何文承研究的是軍事裝甲車輛技術,并非能源電池,因此父親無法給予實質的幫助,何況是核心機密的掌控者更難以泄露。
但他們這一輩里,沒有一個人走上技術研發的道路,令何雨柱不禁覺得兒子們的教育并未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