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別人態度明確不愿合作,難道要強行推動嗎?
咦?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發貨公司到時候難道不肯承擔嗎?商家到時候能把問題推卸給運輸方,但這只會引來何雨柱的反感,他又有什么可怕的呢?他們的利益線完全不在同一個點上,即使何雨柱實力強勁,彼此也只是在運輸需求上有交接。
想明白這一點后,他興奮起來了:當初還想尋求合作,此刻他反而打消了念頭。
他立刻回內地,著手籌備,想搶先進入這個領域,早早就推出購物節活動。
……
最初始時,何雨柱對這件事還不甚了解。
內地宣傳展開后,反應最快的是百強集團——它們清楚明白,購物節能帶來物流高峰,早知道老板不愿意參與,所以當時一口回絕。
但現在購物節宣傳起來是什么情況?于是百強集團主動打了電話咨詢詳細情況。
聽了何雨柱解釋,他們微感意外,隨后釋然道:
“我們知道了。
這是電商行業的內部事務,我們按照自己的步伐行動,但要注意別亂攬訂單。”
何雨柱提醒,“首要原則還是要確保打包規范,并重點運輸百花集團與百潔集團的產品。”
"第二,宣布不再參加購物節活動,并表示公司的物流流量將保持穩定不變。"
"第三,定價沒有任何優惠,依舊維持原價策略。"
"明白了,總裁!"百捷集團無人姓何的掌管,管理層人員都源自原子公司的晉升。
百捷集團由何家和婁家共同持股,而何雨柱坐擁大部分股份,本身無需為額外利益操勞。
因此,百捷從未因為追求利潤而損及信譽。
一直以來,他們的物流公司以嚴謹著稱,所有的貨物都有嚴格的包裝標準,從未發生過破損的情況。
至今的良好口碑不能因一季購物節功虧一簣。
若為了節日活動犧牲服務質量,以往的努力就都可能前功盡棄。
緊接著,百捷快速做出回應,公開宣布節日促銷將會使得物流量急劇上升,但他們將堅守原速運作與服務質量。
因此,拒絕大幅度接受訂單,不會放松裝箱要求,亦不會降價運輸。
馬哥看到這一聲明時內心驟冷。
對方行動迅猛,但他不肯退卻,仍在全力推進宣傳活動。
同時,馬哥發現了一個機會的破綻:在新聞發布會上的百捷,公眾關注度并不高,一般公眾不太關心企業新聞。
相反,他的購物節熱度在不斷攀升,于是他咬牙堅持,不惜巨資加大宣傳力度,希望借此脫穎而出。
對于何雨柱來說,這些并未過多牽扯精力,他靜觀其變,春節期間本來就需求旺盛,如今再舉辦購物節是否太冒險?
確實,節前購物熱情高漲,但物流系統的壓力也隨之劇增。
既然百捷無意參與,那剩下的競爭對手只有郵政了。
郵局服務覆蓋面廣泛,無論在哪里都能送達——這便是真正的國營郵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