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后,整個企業完成了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工程。
隨著新的業務流程和戰略轉型的全面開啟,原有的人員編制被重組,包括劉玉霞在內,擁有大學學歷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員工都分配到了技術部參與項目的開發。
在這個過程中,在建造之初為企業發展竭盡全力并屢獲好評的李,因為種種內部因素無法晉升,現在則只能作為一名普通的后勤工作人員繼續在公司效力。
過往榮光遠去,日常工作變成了與漆黑暗淡的修理車間相伴隨的生活模式,在巨大心理落差的壓力和日常繁瑣工作的影響下,李漸漸無法適應這樣的環境,開始時常表現出懈怠或錯誤的態度,引起了上層的不滿。
而站在李的角度,面對這種明顯的不公正與差異待遇時,劉玉霞的處境讓他更加難堪。原本的鼓勵變成了無奈,主動伸出援手的提議也被認為是施舍之舉。
于是,對于那些來自劉玉霞的好意,他并未接納,反而選擇逃避,任由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在維修車間的日子里充滿了混亂與消極的情緒。
在這個充滿失望與轉折的階段,張秀梅找到了和年輕的七級技術員張文濤更加緊密的關系。在經過一系列的掙扎后,張秀梅最終決定改變原定的婚約計劃。與此同時,和林方明之間的溝通,卻沒能產生預想中的妥協或和解。反而,在林方明的努力下,事情出現了戲劇化的轉變。面對林方明提議對張文濤進行懲罰的做法,林方明并沒有得到理想的回應;相反,他的提議不僅沒獲得贊同,反而被警告不要做出不利于同事的行為。
這段原本看似普通的青年戀人們之間的愛恨糾葛,實際上卻因為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發展而變得更為引人矚目。如果讓林方明繼續堅持自己的行為路線,最可能出現的結果或許僅僅是面臨工作調動的命運。
但事情在此時出現了另一個重要轉機:一個由專門的調查小組正式進入了造船廠,展開了一場廣泛的內部調查行動。林方明看到了一個將局面扭轉,重新贏得張秀梅信任的可能性,這讓他開始模仿記憶中的經典案例,虛構出關于張文濤在夜色中執行非法活動的情景,希望能夠以此來改變現有的局面。
遺憾的是,作為一個涉世未深的新員工,林方明并未充分考慮到實際情況——他沒有意識到,即使是強大的手電光束,在茫茫大海上的射程也無法有效地傳遞信息或者實施任何秘密活動,這一關鍵誤解被老練的李愛國發現了破綻。最終,通過一番調查后,李愛國內心感嘆不已。
這一系列復雜事件,讓他深刻理解到:“,如同割肉食心,讓人痛苦欲絕。”這一成語形象地道出了事情的本質,讓人不禁反思其中的道德與后果。
---
(造船廠保衛科辦公室的氛圍逐漸緊張起來。)
當調查報告遞交給負責人的時候,面對李愛國的詢問,張副科長冷靜地分析道:“根據現有規定,林方明蓄意污蔑本廠的工作人員確實違反了紀律條例,應予以追究刑事責任。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張文濤和張秀梅對他的支持與保護,加上過去林方明確實在改造之初為船廠作出了突出貢獻。所以,我們提議將林方明送往邊境地區的勞改農場,通過實際的生活經歷來學習和自我修正。”
李愛國對此沉默地點了點頭,他知道處理像林方明這樣的內部人員,最重要的挑戰是避免情報泄露,而在偏遠的農場所營造的環境中,這樣的擔憂可以相對減少。邊陲地區廣闊的領土加上其偏遠的特點,幾乎可以確保不會有人去傳播無關的信息。
對于林方明即將接受的命運,李愛國沒有顯現出同情的態度。人們間的爭端雖司空見慣,甚至激烈的爭論也是社會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并不觸及法律的紅線。可當他意識到某人甚至嘗試以惡意的方式影響調查流程時,這個底線卻被徹底跨越了。此刻,討論尚未終結——伴隨著一道響聲,會議室的房門被大力敲開。
“啪!”
突如其來的舉動似乎激發出了某些沖突的火花,張副科長剛欲爆發的怒意在看到進來的身影時立即轉化為了一抹溫柔的笑容。"是燕子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