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察到,“中國制造”的理念一經提出,將激勵眾多技術骨干士氣倍增。
唯有堅定不移的目標與宏偉的理想,方能產生更加出色的成果。
此際,131號車組中的副司機劉清泉和司爐工人老鄭,已在備勤工房內匆匆趕來。
凝望著巍峨的火車身影,二人心情滿溢著震撼之情:“李司機,這就是您設計的火車嗎?”
二人太過激動,嗓門不由自主地放大起來。
“老劉、老鄭,負責人正在這里,請小聲一點。”張副主任連忙提示兩人事宜。
劉清泉和老鄭盡管并未認識所長等一干人員,
但在看到機務段的領導均恭恭敬敬緊跟身后時,便猜測這些人非同尋常,
于瞬間收斂起張揚的姿態:“您好,尊敬的各位領導。”
熱情洋溢,所長大度伸出雙手迎接二人:“何必自稱‘領導’?之前已提及,進此間即同袍兄弟。現又需請諸位展示一下自主卸車的技術哦。”
“當然可以!”
面對鄰家大叔一般風度的所長,他們也興奮了起來。
“近幾日,李司機已經為我們介紹了基本的操作流程,實際上,非常簡單,就像搬運桿子一樣。”
“桿子?”
“沒錯,想必您未聽說過。在列車的駕駛室內,李司機裝設了一個自動化卸載開關,類似桿狀物,格外堅硬有力,他總是強調說,男人應該有魄力、勇猛!”
“劉清泉,收斂一點!”
劉清泉開口總愛涉及敏感的話題,聽得張副總指揮后腦直出汗,及時教訓了他幾句。隨后,轉身向所長解釋說:
“李司機要求使用粗大開關,并非僅為外形上的需求。事實上考慮到卸載開關的常用性,加之貨車司機手部力量普遍較大,確保開關具備堅固耐用是必要的”。
“做事講究實際、腳踏實地,確有專業素質的火車司機特征。”
所長對此并不上心,而是將重心轉移到了李愛國的設計思路上來。接著他又吩咐秘書說:“此事同樣重要,你亦須記錄。”
當時,李愛國為了解釋給劉清泉和老鄭兩人大概的情況,還給他們留下了一些緊張不安的記憶。
于是趁著機會將兩拉上火車,打算現場演示車廂自翻技巧。
鑒于這是一臺新火車頭,車內設施均應用了我國近期的創新科技技術。
加壓設備、清潔工具、自動翻風爐、全套電子焊接機
“嘿,沒想到老李這把年紀,還能駕駛這么現代化的機器。”劉華林摸著那些全新的工具,一臉贊嘆。
“不錯啊,連掃帚都是嶄新的。”
資深的老陳拿起一把掃帚試驗了一下,突然問道,“林工程師,剛才……
“白須智者?”林海想了一會,才明白對方指的是何人。
翻來檢查儀器的同時,詳細地敘述了老局長的經歷。
近乎停滯的操作手突然在半空中定格,手中的掃帚也被老陳穩穩拿住,兩人的神情均陷入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