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時間漫長之后。
“咔噠”
林華突然敲了一下自己的腦袋,“林海同志,我們剛才差點在領導面前講了一些不宜之言。”
“我還樂極生悲”老陳的表情頗為憂郁。
林海笑了笑:“沒什么好怕的,如果我們順利通過驗收測試,領導真會因此與我們計較么?”
小說迷,后續內容更有看點,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敬請期待后續發展!
“正是如此,林海說的話是對的。”
當老陳聽到了這句話,他立刻振作起來,兩人便在火車車頭處忙碌起來。
盡管兩人從未親自操作前驅型號的機車,但經由林海的專業指導,他們很快就學會了如何去操作。
在稍許工夫的練習下。
一個巨大的煤爐內的火光照亮整列列車,黑色的排氣煙囪里冒出滾滾濃煙。
林華密切注視著手里的控制板,當他看到儀表上的氣壓表超出正常值時,立即吹了一聲長哨,向身邊的人發出了側翻列車的動作指令。
緊接著他輕輕地推動了那桿又黑又粗的桿子。
目睹到一系列低頻振動,車廂隨著底部分析壓力機的作用,從車底部緩緩升起,左邊漸漸高過右側的高度,并且在一定側翻點上,在強大的引力下,列車左側的鎖定裝置自動解開。
沙沙的聲音在一片歡呼和驚叫聲中傳揚,
幾十噸石礫沿著側門傾瀉而下。
靠近鐵軌的防撒沙墻起到了關鍵的阻擋,防止了石礫飛濺,僅落地于離鐵軌約2米遠處。
“林總,首輛車廂的側翻工作已完美完成。”
接過匯報后,林華再次輕輕轉動那個又黑又長的杠桿。
車列的第二輛車廂也迅速開始了傾斜。
隨后。
面對接下來的第三輛、第四輛……
不多一會兒。
這整整24輛車廂完成了側轉作業,位于軌道外側約一米的地方,形成了寬闊的沙石區域。
巨大的沙堆,高達五尺之軀,綿延數百尺,如同一只蜷縮身形的小山巒,景象尤為驚人。
那里的研究者,雖然早已熟悉倒伏技術的操作,但是在親眼見證了真實卸貨場景之后,仍無不為之震駭。
兩萬六千余斤的沙粒,在不足十分鐘后便全部完成卸載工作。
此刻,車廂中的愛國持續操縱著設備進行后續工作。
側向傾倒的鐵軌緩緩復位,于騰起的塵煙中仿佛一頭正在倒滾的龐大巨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