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國不客氣地接過來,把幾個熱烘烘的玉米放入了灶具中加熱。“老先生,請自取一份。”
隨著列車加速遠離,想要把這份溫暖的饋贈再拋回給那個老伯伯已經是無法做到了。
老工頭只好拿著煙斗望著火車漸漸消失的身影。
這時評論起來,“這個小司機還真懂得人情世故啊。”
此時的玉米還沒有全熟,籽粒呈現青綠的顏色,因此只能蒸著享用,不適合烤食。
蒸出的玉米與燒烤的區別不僅體現在少了烤香,還蘊含了一份清新之氣。
玉米共有三根,其中兩人一人一份,剩下的給董工。而對于劉明善一行,只有望洋興嘆,因為他們沒有攜帶餐盒。
當嗅到淡淡的香氣時,在不斷的“呼嚕”聲中,人們很快意識到了問題:自己竟然沒打包便當。
“李司機,我們現在要怎么吃飯呢?”劉明善翻動著手表,尷尬地說著。
“吃飯?當然要吃嘛,當然會解決的!”
李愛國在座位下掃一眼裝滿物資的大口袋,不禁笑出聲來。
邢段長為出發前特別交代的一位大個兒師傅特別定制的。
里面總共有四個牛腩盒飯。除了值勤組,還考慮到了工程師傅董工的需求,似乎連同那些隨行人員都沒有安排份。看起來,邢段長是個重情義的人。
“這是機械部門餐廳為我們這幫粗壯漢子特制的!"李愛國把飯盒移到火上加熱,以期讓它們溫熱一些。
邢段長準備了非常豐富的餐食——白亮的長米,金光閃閃煎好的雞蛋,一只雞肉腿,還有清新爽口的小炒蘿和大葉子菜。
片刻之間,司乘休息站彌漫起了陣陣令人振奮的佳肴氣息。
故事開始如同一支香氣彌漫在空氣中的大魔掌,輕輕撫摸了劉明善的大門,沿著咽喉直奔至胃部,在那里它像一只強壯的大鳥兒,抓住并扭曲那瘦弱的肚子,緊接著用力一甩。
停靠在車頂的白熾燈泡隨著火勢的波動上下跳動著,在車艙內營造一種溫暖而又充滿希望的氛圍。
黃昏般的光芒搖曳不定,使劉明善的面容呈現出明亮與陰影的交錯之感。
看到眼前景象,劉明善不禁嘴角顫動,再也高調不得。他苦澀一笑:“李車長,糟糕啦,咱們把飯盒忘在車上去了,可不可以......”
然而李愛國板著臉拒絕,堅定地說:“不行。”他的話鋒如此干脆堅決,讓老董沉默不言。雖然李愛國對劉明善有不滿,但問題似乎并非不可解決,至少在老董看來不是那么嚴重。但當劉明善在說話時顯現出對于機械段工人不屑一顧的態度,他徹底觸碰到李愛國的底線。老董對此了然,他知道這個小型火車司機一直為能成為工人群體中的一員感到驕傲。
火車駛離七道橋扳道站,按照二、三號岔線的方向前行,正式進入了唐胥鐵路的歷史版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