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些交易完成之際,條件隨之提出:需要破壞林西的礦山。
行為要越夸張越好,毀壞的程度要越徹底越好。
當時,他對這一要求給予了應允,即使不需要別人的指令,他在即將告別前也準備了一份破壞計劃。
早已在林西礦業中布下線的人選就是「他的兒子」姓許的明。
他的母親曾是姓許老人的小三。
因為承包商業界充斥諸多對手,為了避免連帶的麻煩,他將小三安放在了棚戶區,為她尋覓了一個替身丈夫。
平時很少涉足他們母子的生活,
每月都按時地給予她們一筆美元款項,保證了姓許超明能夠上學,掌握文字技能。
這個孩子相當勤奮,后來又上了初中,專攻機械領域,成長為公司技術團隊的核心成員。
姓許始終默默關注著姓許明的成長軌跡,直到某日得知消息。
接收到任務命令后,他整理好了私人物品,秘密回到了林西,并與許超明重新取得聯系。
說服許超明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對于許超明而言,那些受益匪淺的煤礦改造政策并沒有任何直接的好處,他只需要維持現狀——作為一個包工頭的助手,享受如同資本主義管理者般的奢華生活。
對那些反對改造的大集體主義者,尤其是那些自給合作社的成員們,許超明充滿了深深的仇恨和不滿。若是沒有大集體的支持和引薦工作,他們即使愿意辛苦工作也不一定能夠找到出路。
他們簡直就是白眼狼!
此外,許大爺還承諾許超明,在完成了此次任務后,將帶他一起出國,實現新的機遇與生活轉變。
這極大地激起了許超明內心深處的期盼,讓他欣然答應了下來。
接著的時間里,許超明依照許大爺規劃的方法采取了行動。
他成功地躲避眾人的注意,前往大同城市繼續深造專業技能。
返回礦場后,他晉升為主管康柏金的工作人員,利用工人們的無知和技術盲區,成功摧毀了第一臺新型采煤設備。
原本計劃今天是破壞第二臺康柏金的日子。
為此,許大爺特意從其他人那里弄到了秘密道具,并親自交給許超明——只需讓這道具放入專家王的手套中,便能使他瞬間發作,從而取得操作第二臺康伯金的機會。
根據原定計劃,在完成破壞六號井任務后,許超明需要尋機逃出礦場,并在那里與“窯坡”上的許大爺相會——那是因為窯坡周邊是工人聚居的棚戶區,同時也是風月場的集中地帶,治安混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