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媽在這群人中發現了項主任,這位大科長此時只能呆在一旁。
雖然李二媽沒受過什么教育,但也知道自己在人群中肯定能看到上級干部。但那些事情都跟她無關。
現在她期盼的就是那些人的檢驗早點完成,趕快開始裝卸車。
至于不讓裝卸車的事情,在李二媽眼里聽起來就沒什么道理。活著這么大年紀,還沒見過能翻過去的車廂。
煤場現場。
老科長在帶領下屬檢查完火車廂后,懸掛在心中的石落了下來。他拍了拍愛國小同志肩背:"李小同志啊,這次辛苦你了,好表現!"
當小愛正準備點點頭,苗長個子的副科長張主任走來,笑容諂媚:"長官大人,車廂的性能是不是合格光是眼觀不能斷定的,還需儀器測試得到驗證。"
轉臉嚴肅的望向小明善:"測試團隊領導,匯報情況"。
小明善是他親信。卻在列車回到之后,竟然不在他的面前,報告機組在行駛途中違反作業的情況。
什么?沒有違規?
不可能,他們可都是有經驗的人。
只要愿意找茬,總會找到些破綻的!
然而張副科長沒有預料到,小明善似乎有那么一點不知所措。畏怯的走上前,將一份文件遞給老科長。
"科長大人啊,我們的隨火車檢團隊,在行駛途中進行了十二次的測查,每一次的內容包括車架,行駛部件,制動裝置,掛鉤與緩震器等等環節。
見小明善欲要啰唆起來,張副科長連忙提醒:"劉老頭,我們科長大智慧的懂這些學問,你不必再多述細節。"說著又得意望了老劉王一眼:“看,不是你說有個好學生的嗎,今天就讓我瞧一瞧你的學生到底有多聰明。”
張副科長并不關心這個技術側傾車廂到底合不合格。目的是為了打擊競爭對手,掌控研究所的控制大權!
小王清晰了然于心劉明善這幫人之險惡,憂慮地注視著對方。
而項主任的拳頭握得更緊了,心中的疑惑就像懸而未決的石塊。
在此時的李愛國和小明善等人,似乎并未感覺到什么壓力,因為結果早就被預設。
小愛國早已有此答案,小明善的決定已經下定。
“長官啊,通過我們的測查結果顯示,愛國小兄弟的傾斜操作均符合行車規范的所有指標,完全達標。”
接著小明善又道:
"而關于此次側翻技術,也經過詳細考量與多次試驗論證,完全符合我所制定的技術標準。希望您能審時度勢,為我們這批新人,以及整個研究所,開啟新的航程。"
張副科長聽完,心里不禁咯噔一跳。他知道,無論再怎么爭斗,規則總是存在的。而這新的航標,將由李愛國和新人們共同領航。
此言一出,周副主任臉上掛著的笑容驟然僵硬,定格于面容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