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小小的人頭悄悄探出身于墻角,
看著煤在地面堆積如山的狀況,他們的疑惑如山洪爆發,連小小的大腦都被撐得脹滿。
最迅速醒悟過來的大姐姐周一說:“娘怕有風險不讓爬上車,如今已沒了危險,我們可以來助力哦!”
隨后她轉頭望向身后飄揚的短發,周二像是在點頭表示認同說:“八個小朋友足以代替一個人工,最小三妹妹腳上的舊鞋子也早已不合腳了,該換了新的鞋子。”
幾位小大腦袋一商量,拿起鐵鏟鐵鍬直奔現場,
“娘,我們來幫您啦!”
見到子女出現,周大娘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
事實勝于雄辯。
自行卸貨并側翻運煤的列車,成功地將兩千噸優質煤運往大嶺山區的煤廠之后,先前的所有懷疑均煙消云散。科研團隊由李老所長安撫及領導,在鐵道部的支持下獲得全票通過立項。根據李老所長的意見,首批建造20組命名為‘忠義牌’自助式貨車,獲得了正式授權開建,以推動國家的工業與民生改善。面對這一創新技術的深遠影響力,他親自動身前往鐵供(鐵路部材料供應機構),協調并調度所需資源進行高效制作。
四方車輛工廠、大冶車輛工廠、周洲車輛工廠以及黃臺車輛制造局等多家廠方正盡全力生產卸貨翻轉式車廂。
不需多久,“愛國”品牌的卸貨翻轉車廂便會在廣闊的祖國大陸道路上飛馳。
而在當下,對于李愛國而言最重要不過的卻是那份屬于他的二十公斤國力面粉。
來到分局材料科拿著批函。
當看到那批函,資深科長老臉上的興奮突然消失殆盡。
“總工部每個月僅僅分給我們分局這么多數量的高筋粉。
同時工會、醫院等都需要分配一部分高筋粉,就像局長常說的,不懂糧食價格的官員不懂管理。”
那份節儉并不單純是因為科長老摳,而是因為前些日子這位小伙子曾經攜帶過一袋半高筋粉離開過這個科長的崗位。
如不是了解了科長為人,倔老人或許現在已經直奔上級局提出投訴了。
李愛國明白他的個性,帶著笑道:“王科長,對于工會和醫院分配的情況有什么見解嗎?”
砍開這份煙,倔老頭臉蛋兒總算好看多了。
同時蓋下章并安排辦事員前往倉庫提取高筋粉。
接下來則是緩緩解釋道:“高筋粉被視作一種營養品,在分局里有孕媽媽和需要母乳哺育的女性需要每季度分配一半磅。
醫院病人同樣需要補充電腦營養。
高筋粉成為了營養之選。
對于那些純白色的高筋粉,李愛國感覺到了一股如同搶奪小孩口糧的壓力。
他表示這次的高筋粉將不再領取,我真誠地表示拒絕接受。
倔頭老從辦事員手上取走裝有面粉的麻袋,并用力推給了李愛國,同時皺眉強調:“這高筋粉是分配給我們的,未接受就是不服從組織、違反制度”。
在這里,鐵道路部門最講究的便是紀律性!
李愛國聽到了。
他也深知倔老人的立場永遠不會改變。
沒關系,在這期間犯錯了的話,李愛國決定把這份高筋粉留在材料科外側,并用自行車將之裝載,之后則會從自己后座放著的其他從林西南煤田帶來的東西之中挑選合適的。
面對自己的行為讓他稍感羞愧。
但想想這份禮物來路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