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接過茶杯,看著楊曉東,“曉東,你有沒有興趣去冶金?”這句問得所有人都愣住了。楊曉東瞪大眼睛,懷疑自己聽錯了。
“你們別這樣,我去過冶金。”李老吃了一口饅頭,喝了口茶。劉建平看看陳明杰,又看向楊曉東,心中思索,去冶金做什么,難道再當副手?
即便在冶金是副職也確實高一些,但寧為雞頭不為鳳尾!
何況,楊曉東在機械廠的位子遠不止這么簡單。可要擔任主要領導呢……
三十多歲的主要負責人,確實有點驚人!考慮到冶金的混亂局面,這并非不可能。
可是,冶金的大權可不是那么好擔當的!組織架構需要重新建立,還有恢復生產等問題。
李老這樣一說,顯然只是試探。玩笑的話,他們可不敢當真。“領導,別開玩笑了,我在機械廠都管不住。”
“到冶金這樣的大部門,我哪能勝任!”
楊曉東忙回應道,李老仍然埋頭吃飯。
劉建平、陳明杰聞言先是一怔,接著陷入沉默。“領導覺得小濤說的是道理,冶金的情況復雜,需要找一個能鎮住場面的人!”陳明杰也反應過來,補充說:“領導,這里也有不少工作等著呢。”
見幾人態度堅決,李老笑著拍拍楊曉東肩膀,“你是塊料,跟我有幾分像。”
“首長,這是自然,我們都是您手下的兵。”楊曉東趕忙回道。幾句贊揚讓氣氛稍微緩和下來,李老滿意地點點頭。“咱們一機部出身的就該如此。”他拍著楊曉東的肩膀說道。“是啊。”
這時,李老再次提起冶金。“冶金那里最近出了問題,上面正準備整頓……目前有兩套方案,一是把冶金分散給各個機部管理,另一個是派人整合、盡快恢復。”
夏老分析了這兩種方案的優劣,“我跟老黃都認為第二套更現實。第一套涉及多個機部資源調配,難免混亂。”
楊曉東點頭認同,隨即又討論到各機部合作的問題,并一致決定避免再帶那些不愿配合的部門合作。李老接著談到這次冶金問題的影響,“這次事件牽涉了很多干部,教訓深刻。但機械廠率先發現問題并有功。”
“你們可以列出功臣名單,以備檢查團驗收。”李老囑咐道。
送走李老后,三人在房間里開始思考。劉建平首先打破沉寂,“看來冶金要有大的變動。”
楊曉東提到要設立內部監管機構以防范類似問題。他詳細講解了構想:包括監督物料平衡、制度執行、財務報表、安全隱患等。
大家都感到這個建議非常有必要。“這事確實該做,現有監管體系可能不全面。”劉建平點頭贊同。然而,如何組建有效的審核團隊是個挑戰,畢竟不能由熟人來做。經過深入探討,三人認為必須引入專業的外部審核人才以保障公平公正,確保審核效果。
楊佑寧深感這是一個重要的變革時機,而設立有效的監管體系勢在必行,盡管實施起來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