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樣做,不僅問題不能解決,反而可能讓機械廠的情況更糟糕。
“小濤,這可是你說的,你有什么想法?”
楊佑寧沒辦法,他知道劉懷民提出的問題肯定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
大家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楊小濤。
“這事容易!”
楊小濤拿起了桌子上的香煙,“多引進一些新鮮血液就好!”
四個人在辦公室抽著煙,最終敲定了內部審核機構的設立。事情解決后,他們準備起草計劃書,以確保能得到陳老的批準。
作為提出的建議者,自然是由楊小濤來寫這份初稿。至于組織結構和人員安排,則可以在后續進行補充。綜合來看,化工廠、制藥廠這些分廠的工作,以及管理鋼鐵廠和研究中心的人選中,非楊小濤莫屬。
幾位負責人經過商議達成共識后,都各自返回休息。楊小濤則回家看看白天聽聞已經放出的傻柱是否一切正常,他擔心傻柱心存不滿會對家人不利。跟同事們告辭后,楊小濤走回停車處。
突然有股預感涌上心頭,楊小濤順手取出了幾包干糧和一個水壺。倉庫里關押著那些尚未定罪或者嫌疑不大的人。確認過這些人情況良好后,他們多數會由街道辦事處接走處理。
對于確定有罪的人,會集中關在一個特別加固的倉庫里,由保衛科看守。每個重要囚犯所在的隔間還安排有專人監守。
在前往倉庫時,正好碰到有人被帶出來審問。認出對方是莊錦燕,她見到楊小濤顯得十分尷尬,并迅速低下了頭離開。
進入倉庫后,楊小濤發現環境惡劣而簡陋。負責警戒的人向他表示問候,并保證工作盡責。隨后他找到一間寫著“李楠”的門,進去看望被關押的朋友。看到朋友日漸憔悴的面容,楊小濤心中不忍,為李楠帶來了一些生活用品和食物。
李楠感激涕零地說了幾句話,吃著熱水沖泡好的方便面,兩人都沉浸在沉默中。楊小濤提醒了家里的情況,告訴他自己會在適當的時候繼續幫忙照顧。
離開前,楊小濤叮囑了李楠好好吃飯,并安慰了對方幾句,才帶著復雜的心情走出監獄。
回到外面與同事余則成交流了一番后,楊小濤趕回了家中。院子里的孩子們圍著他,讓他倍感溫馨。
最后楊小濤請妻子經常關心李楠家里,給予幫助和支持。兩人又聊了許久,才準備入睡。對于妻子來說,這是她丈夫心里一直過不去的一道坎。
林家書桌上臺燈亮起,房間里只有一片靜寂。林父和林母坐在書桌前,面對突如其來的消息,難以置信地相互對視。得知兒子的事情后,他們的表情仿佛被凝固在那一瞬間。
他們心里很清楚,自己那個不成器的孩子,在軍屬院里也算不上什么例外。雖然有點調皮搗蛋,但這里哪個孩子不這樣呢?
如果說真有什么不足,大概是他沒能真正融入大院的圈子。即便在自己的小群體里,他也沒能融洽相處。軍屬院的社會關系像層層同心圓,核心層是地位最高的家庭,往外依次擴散成不同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