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過頭,殷切的看向趙國陽問道:“小趙,你是憑什么得出這個結論的?我是說,咱們華夏的鐵路發展速度將會超過美利堅這一點。”
趙國陽下意識的捏了下鼻子道:“李老,這個其實不難理解。咱們華夏和美利堅國土面積相差不大,地理環境也很接近。也就是說,中美兩個國家的鐵路總里程,搞到最后應該是相差不大。”
“現在,美利堅的鐵路總里程差不多有22萬公里。反觀我們華夏呢?這個數字只不過是5萬多。換句話說,就是咱們國家的鐵路總里程,至少要有17萬的追趕空間。這還是沒有考慮我們的人口基數數倍于美利堅的情況下。”
趙國陽聳了聳肩道:“這個數字一對比,結論就很容易得出了。無疑,咱們國家未來在鐵路方面會有一個極為寬廣的發展空間。”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聽了這克拉克的話,引進他們美利堅的鐵路技術,很容易被老美給帶到溝里。”
“試想他們的鐵路技術,都已經是好幾十年之前的,能趕得上世界工業水平這日新月異的變化嗎?”
聽著趙國陽發人深省的話語,李克儉的臉上就露出了一陣驚容。
他緩了半天,才繼續問道:“那么小趙,你覺得咱們國家的鐵路建設,應該有個什么樣的規劃呢?”
趙國陽想了想道:“具體規劃很復雜,一時半會兒我也沒辦法和李老您詳細說明,不過大方向上,還是很好把握的。”
“那就是咱們要自主研究開發鐵路新技術。哪怕速度慢一點,只要步子走得穩,咱們必然能夠在建設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技術。”
“現在咱們國家的鐵路總里程是5萬公里,或許修到7萬,8萬公里的時候,我們的水平還沒有穩定。”
“但是我相信,如果我們堅持下去,或許10萬公里的時候,我們的技術水平就能趕上世界發達國家;15萬公里的時候,就能超過他們也說不定呢!”
“好!好啊!小趙你的這個建議,我記下來了。回頭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我就向總理諫言!我現在對你是越來越感興趣了,真不知道你這娃娃腦子是怎么長的……”
趙國陽說完之后,李克儉沉默了片刻,忍不住低聲贊嘆道。
被李老盯著看,趙國陽的心里就有些不自在。雖然知道自己剛剛的那番話有些逾越了,但是面對這樣重大的問題,要讓他絕口不說,他是真的做不到。
事實上,在他重生之前,共和國正是因為鐵路工業的飛速發展,帶動了其他工業的進步,也讓華夏在國際上取得了一個頂尖大國應有的地位。
進入二十一世紀一二十年代,無論是援助非洲、南美洲,鐵路總是咱們最自豪、最有把握的一項。
這么一大塊蛋糕,趙國陽當然不能讓它輕易丟失。因此剛剛的這個建議,他是一定會提出來的。
至于李克儉會因為這個提議怎么看自己,那也就沒辦法考慮了。
趙國陽和李克儉、姬重軒低聲談話的時候,臺上已經有第二位主講嘉賓登臺了。
一看到這個人,前排的那五位大牛,臉色一向就鄭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