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到宿舍后,趙國陽看到自己那些東西已經整齊的堆放在角落里。
打開計算機包裝盒,趙國陽發現,里面還附送了一張AUTOCAD的軟件光盤,看來陸總還真是個有心人了。
輕車熟路的將這臺386給組裝起來之后,趙國陽立刻將光盤放進了光驅開始安裝。
90年代初,市面上各種軟件水平還很低,又沒有網絡,像CAD這種比較大制圖軟件,只能通過光盤來安裝,速度慢得如蝸牛
趙國陽等了近一個小時,才完成了DOS下面這個CAD軟件的安裝。
安裝完后,趙國陽自然是迫不及待的打開軟件先試試手。
之前在金陵汽車集團公司的時候,他并沒有展現出全部實力,生怕太驚世駭俗了。
此時,沒有別人的打擾,趙國陽自然可以隨心所欲的開始設計起來。
由于早早就在腦海中想好了大致的設計方案,趙國陽這CAD畫起來顯得十分順暢迅速。
沒多大功夫,他已經輕松畫出了一臺踏板車的雛形。
當然了,這種外形,只能作為設計參考使用,想要真正轉化為交給配套廠家制造的圖紙,那還需要大批量的零件圖來進行補充和完善。
看著自己設計的這臺踏板車的外形,趙國陽沉吟片刻,摸了摸下巴,總感覺有什么地方不太對勁。
反復看了好一會兒,趙國陽這才一拍腦門,啞然失笑起來,原來自己少畫了一個LOGO。
90年代初,國內的踏板車市場的發展才剛剛起步。
比較知名的踏板車品牌,只有魯東省泉州市重騎集團生產的“木蘭”,以及渝城市嘉陵集團生產的“福喜”這兩個。
無論是“木蘭”還是“福喜”,首先這名字就起得很好,比較接地氣。而這兩款車型,也都是國內踏板車車型比較成功的案例。
在趙國陽看來,如果自家的宏達機械廠真要搞踏板車的話,起一個朗朗上口的響亮名字,無疑很重要。
到底應該給自己廠里這第一款踏板車起個什么名字呢?趙國陽目光投向窗外夜幕,陷入思考之中。
……
第二天上午,趙國陽五點半鐘的時候就起床了。
洗漱完畢,趙國陽本想和徐東峰打聲招呼,讓他可別亂動計算機,但是轉頭一看,這家伙正在旁邊一張床鋪上蒙頭大睡呢。
看著這個不知道玩到什么時候才回來的家伙,趙國陽無奈的搖了搖頭,歇了叫醒他的心思,隨手寫了個紙條放在桌子上。
當趙國陽趕到辦公樓的時候,遠遠就發現,一輛黑色小車已經候在那兒了。
看到趙國陽過來,駕駛座上的司機小馮連忙從里面出來,熱情的和他打招呼問好。
一看是小馮,趙國陽就是一樂。這家伙也算是熟人了,上次去四羊集團的時候,就是他和自己一道。
“小馮,馬廠長呢,還沒到嗎?”趙國陽四處張望了一下,隨口問道。
“呵呵,馬廠長早就到了,剛剛說去樓上拿東西,讓趙科長你來了之后,在車上稍等一會兒。”
趙國陽點點頭,拍了拍小馮的胳膊道:“嗯,我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