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內,姬重軒的一番話問出來之后,許林林、陳麗、孔德忠幾人,臉上頓時微微一紅。
確實,姬老對他們的這番問話,恰恰點出了問題的要害。
要知道,趙國陽本身并不是搞重型機械設備出身的工程師。
他之前只是國內一家很普通的機械廠,搞車架、油箱這些比較基礎的機械產品出身的技術人員。
然而,就是這樣的背景之下,趙國陽卻在這次的“礦井提升機”項目上,表現出了遠超常人的能力和水平。
尤其是在陳麗他們幾個的專業——電控系統方面,這位趙總的學識之淵博,更是壓倒性的。
這樣的結果,無疑讓陳麗、許林林他們幾個有些面上無光。
看到自己的三個弟子互相對視一眼,紅著臉吶吶不說話的樣子,姬重軒心里就暗暗有些得意。
以他對趙國陽的了解,當然不可能錯誤的將其放到和陳麗、許林林他們幾個對比的位置上。
就算是袁清華這樣的博士,在姬重軒眼中,也遠遠不夠格。
姬老剛剛的這番話,其本意只不過是讓自己的三個學生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道理,好讓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能夠更加努力一點,謙遜一些。
從目前幾個人的表現來看,目的已經差不多達到了。
對于姬老的想法,趙國陽多少猜到了一些。
因此在姬老向他的幾個學生問話的時候,趙國陽就沒有多說什么。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自己這番配合姬老的做法,在那位大胸妹子柳燕眼里看來,又覺得他比較心高氣傲,姿態很高。
姬重軒在給自己的三個弟子教育了一番之后,就繼續開始了自己的講述。
他的目光在趙國陽身上掃過,然后喟然一嘆道:“剛剛趙總對國內外礦井提升機的敘述,十分精彩也十分到位。”
“可以好不夸張的說,就算是華夏工程院研究重型機械設備的王宇良總工親自過來講說,也不過如此了……”
“王宇良”的名字被姬老說出口之后,會議室里“**S公司”的技術人員,都是心頭一蕩。
在國內工程機械、礦山機械這類重型機械設備廠家之中,只要是搞技術的,怕是沒有人不知道這位王總工程師的名字。
在很多從事這一行的技術人員眼中,王總工代表了整個華夏在重型機械上的最高水準,是行業的絕對權威。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絕大部分國產的重型機械設計中,都有這位王總工的影子在。
此時會議室的這些技術人員之中,對姬重軒的名字,可能還有些陌生。
但是對王宇良,大家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此時聽姬老講起這位技術大牛,眾人的臉上就是一片肅穆。
就在大家感嘆不已的時候,姬重軒已經再次開聲講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