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小車,行駛在前往松汽集團的路上,趙國陽就不由回想起了昨天公司召開,關于礦井提升機項目,第一次技術研討會的情況。
經過半天的會,大家基本上對這個項目有了清晰的了解和認識,任務分工上面,也都已經明確下來。
基本上,現在的情況就是李兆和和趙思妍二人,一人帶一個團隊,首先將兩款礦井提升機主軸裝置的設計給搞定。
然后,兩個團隊在設計完了之后,再合二為一,進行后續的一系列設計。
至于姬重軒和他帶來的幾個學生,則作為項目技術支援小組,同時服務于這兩個設計團隊。
主軸裝置是礦井提升機最為重要的部分,這可不僅僅是將購入別的廠家的產品,拆解之后稍微改變一下那么簡單,它是需要和自己產品的數據給配備起來。
當然了,理論上的分析和總體設計,趙國陽已經幫助李兆和、趙思妍二人完成了。
下面的一些細節問題,則需要他們在研發的時候,一點一點去完善和提升了。
對于“**S公司”這邊的事,趙國陽暫時也插不上什么手了。
畢竟,在主軸裝置設計出來之后,還需要專家的認證和審核才行。
這方面,自己雖然有能力做到,但是耗費的時間太長,而且也沒有專業機構的許可,反倒不如請專家過來走一趟更劃算方便。
上午的會議結束之后,趙國陽在中午吃飯的時候和姬老聊過幾句。
聽他老人家話鋒里的意思,好像他有請王宇良總工親自出馬走一趟的意思。
作為華夏工程院研究重型機械設備的首席專家,如果王宇良總工真能來一趟的話,對自己廠子的這第一款礦井提升機無疑是一個大大的利好消息。
不過,趙國陽也聽得出來,姬老對于要不要邀請王總工,還是有所疑慮。
畢竟人家之前就是因為心灰意冷,這才從顯赫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做起了一些基礎研究的工作。
在王總工已經漸漸撫平了心里創傷的時候,要是貿然將其邀請過來,會不會對他帶來新的打擊,這些都不好說。
雖說趙國陽對自己的這款礦井提升機產品,有很強的信心。
可他也不敢打十足包票,這款產品,就一定能和國際先進水平比肩。
這王總工要是看了自家企業產品不滿意,或是勾起什么不好的回憶,趙國陽心里面肯定也不舒坦。
想了一會兒,趙國陽放在旁邊的手機,就驟然響了起來。
接起電話,里面傳來了毛董事長抑揚頓挫的聲音:“國陽,快到了吧?我這邊人都齊了,就等你拉!”
趙國陽聞言就是一愣,不知道這位毛董事長還請了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