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黃市長、朱高官,咱們還是不要糾結那么多,先聽聽國陽對這個收購計劃,到底是怎么考慮的吧。”
方學森說完之后,國稅局領導洪文慶就微微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說起來,洪文慶和趙國陽并沒有打過交道,他這次過來,是被姚剛硬拉過來的。
對外貿易部和國稅局這邊,關系一向比較密切,姚剛和洪文慶也經常就一些問題有探討和交流。
正好這次的事情和松江市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有很大關系,在姚剛的攛掇之下,洪文慶也就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請。
對于趙國陽這個備受姚剛推崇的年輕人,洪文慶很想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能耐。
會議室里,方部長發話之后,大家自然不會有什么反對意見。
在一群人關注的眼神射過來之后,趙國陽就開聲了。
面對周圍的這些大佬,趙國陽表現的異常平靜。
他輕聲開口道:“對于咱們國產汽車公司,要不要收購‘斯柯達汽車公司’的問題,我想做一番解釋……”
“汽車工業,咱們國內是從建國之后,就開始大力發展了。只是,發展了三十年的國內汽車制造業,比之國外先進汽車生產國家水平,差距實在太大。”
“一時間,又找不到迅速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的方法,那么就只剩下了一條路——合資!”
“這方面,咱們的鄰國南韓可以說是一個榜樣。在五六十年代,南韓以市場換技術的方式,吸引了跨國汽車公司紛紛前去投資。”
“在短短一二十年里,南韓的汽車工業就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甚至可以和歐美發達國家一較長短,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了。”
“有這樣一個例子在前面,咱們國產汽車企業用合資的方式快速發展,自然也就被大家所看好了。”
趙國陽說到這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趙國陽歇了口氣,繼續說道:“從1984年,咱們國內第一家合資汽車企業在京城吉普正式成立。”
“到今天,國內已經有超過十家合資汽車企業了。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之中。”
“毫不夸張的說,和國際大牌汽車企業的合資,大大提升了咱們國內汽車工業的整體實力。”
“從國外引進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不僅開發了國內的市場,擴大了國內汽車工業的規模,更是讓咱們國內的汽車制造水平,有了和國際接軌的可能。”
趙國陽講到這里,全場的注意力已經完全集中在他的身上。
無論是方學森還是姚剛,亦或是賈明遠這些大佬們,那是一早就知道趙國陽的厲害之處。
他們在聽到趙國陽對國內汽車合資之路的這番梳理之后,都沒有太過吃驚,只當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已。
當然,幾位大佬們心中暗暗贊嘆那是必不可少。
然而,現場沒有和趙國陽打過交道的,也不在少數。
除了洪文慶之外,遼東省這邊朱高官、盧新民等人都是沒有和趙國陽接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