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盧新民一時語塞,坐在趙國陽身邊的方學森就笑著開聲道:“國陽啊,大家對你拿出來的這個方案,肯定都是絕對信任的,也都相信你,絕對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摻雜了任何的私心。”
“當然了,如果可以的話,還是希望你能把定下這個方案的理由,給咱們講一講,也算是,給我們幾個老家伙答疑解惑吧!”
方學森這話說出來之后,姚剛就是連連點頭附和。
確實,自從在那趟桑巴之行認識了趙國陽之后,姚剛就特別喜歡聽這個年輕人分析一些經濟、貿易等方面的數據。
在姚剛看來,趙國陽這個年輕人的許多觀點,切入點都是非常新穎的,和國內那些經濟學家完全不同。
當然了,這并不是說,姚剛就覺得趙國陽的水平,比人家一把年紀的經濟學家們高了。
只是他很希望多聽聽趙國陽別開生面的想法和見解,因為這可以給國內對外貿易這一塊的經濟理論做出必要的補充。
既然是方學森開了口,趙國陽也就不好端著。
他摸了摸鼻子,語氣平靜的出言道:“各位領導既然垂詢了,那我就將我的想法大概說說好了。”
“首先,為什么要將這家新成立的合資公司放到松江市呢?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政策的優惠咯!”
趙國陽的目光轉向黃志剛,微笑著開聲道:“黃市長,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在兩年前,咱們松江市浦東新區正式開放的時候,可是向國家申請過十條優惠政策吧?”
黃志剛聞言一怔,旋即連連點頭道:“沒錯沒錯!國陽,你連這個都知道啊,真是厲害!”
那邊國稅局的洪局長也向趙國陽投去了不可思議的目光。
顯然,這位大佬對國家給與浦東新區的優惠政策,了解的也是非常多。
甚至,有一些優惠政策的出爐,根本就是經過了這位大佬的手。
趙國陽謙遜了一句,接著開聲道:“在這十項優惠政策之中,對于合資企業和車輛企業,都是有著遠超其他地區的巨大優勢。”
“比如說,政策的第一條提到,浦東新區內生產性的‘三資’企業,其所得稅減按15%的稅率計征;經營期在十年以上的,自獲利年度起,兩年內免征,三年減半征收。”
“在這個政策的支持之下,咱們如果真的拿下了‘斯柯達汽車公司’的大半股份的話,在浦東新區成立新公司,幾乎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理由很簡單,咱們僅僅通過國家給予這第一個優惠政策,就能節省下大量的開支,從而為快速壯大這個新企業,增添重要的砝碼。”
趙國陽這話說出口之后,現場的幾位大佬就都是一陣感慨。
確實,浦東新區的開發,也就是近幾年的事。
以這位大佬們的身份地位,對其中的一些政策的制定和落實,肯定是心中有數的。
此時趙國陽稍微一解釋,大家就立刻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奧妙。
國稅局洪局長認真的看了趙國陽一眼,點點頭道:“趙研究員,你說的一點沒錯,浦東新區的這第一條優惠政策的制定,當初就是為了鼓勵合資企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