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明白了趙國陽話里的意思,哈塞爾就連連點頭道:“既然是這樣,那就最好了。那么趙先生,就請您賜教了!”
趙國陽謙遜的擺了擺手道:“哈塞爾先生太客氣了,我就跟各位大概聊一聊這個評價方案的思路……”
會議室里,趙國陽侃侃而談道:“在我看來,乘坐舒適性的主觀評價方法主觀評價,就是將心理現象數量化,或者是對心理現象賦值。”
“無論是官能檢查法、SD法、質問紙法及定性的測量法,都是圍繞這一點來構建的……”
目光轉向哈塞爾,趙國陽一字一句的開聲道:“我的這個方案,其實就是SD方法的一種……”
聽到這里,斯柯達汽車公關傳播負責人簡寧?凱勒曼有些疑惑的開聲道:“趙先生,這個SD方法,到底是個什么概念。您能和咱們解釋一下嗎?”
趙國陽不以為意的點了點頭,解釋道:“所謂SD,是英文SemanticDifferentialMethod的簡稱,即‘意義微分法’。”
“該方法,最初由美利堅伊利諾斯大學的C.E.Osgood教授提出。它以與某個評價對象有關的數個形容詞對作尺度基準,來測定人們在受到該對象的刺激后所產生的主觀反應。”
“運用此法時,認為車身振動特性、車內環境、乘員的生理及心理狀況,是影響乘坐舒適性的4種主要因素。”
聽了趙國陽的這番解釋,“斯柯達汽車公司”的與會者,都露出了恍然之色。
說起來,“SD法”提出來的時間也就是兩三年前。
因為還處于理論完善的階段,這個方法并沒有在全球汽車工業生產范圍內普及開來,哪怕是在行業內,知道的人都不多。
就算哈塞爾這樣汽車行業內數得上號的大人物,也并不清楚這個方法。
趙國陽之所以如此了解這個方法,自然是因為他前世的那段記憶。
此時他的這一番理論解釋之后,“斯柯達汽車公司”的大佬們,不管對技術上有多了解,那是再也不敢對他有絲毫的輕視。
趙國陽停頓了一下,接著開聲道:“在這個方案中,我嘗試著通過實車的道路試驗,采用心理測定法中的SD法,以車身振動、室內環境、乘員的心理及生理狀況等為內容,對汽車乘坐舒適性進行了主觀評價。”
“同時,我導入了模糊理論中的模糊測度和模糊積分,構筑了汽車乘坐舒適性主觀評價的階層化模型,并對該模型的適用性進行了驗證。”
趙國陽揚手舉例道:“我這個方案,利用SD法進行主觀評價時,列出了一個調查表。表中列舉了24個不同的形容詞對。”
“這些作為評價尺度的形容詞對,是通過乘坐舒適性的預備試驗,以試驗者在試驗中所聯想到的形容詞為基礎,并參考類似的研究而確定。”
趙國陽說到這里,哈塞爾就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趙先生,不知道你這個調查表里,所調查的內容有哪些?能否給咱們做一個大概的說明?”
趙國陽微微頷首道:“這個沒問題,可以給大家稍微講述一下。”
“首先,在乘客上車之前,需要評價的內容有四點,即:車內環境、車身的振動、評價人的身體狀況、評價人的精神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