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白柔吃飯,趙國陽還是選擇了老同學孫玉梅開的“渝城味道”火鍋店。
這家店,上次趙國陽就已經帶白柔吃過了,挺合她的口味。
今天二人去的是“渝城味道”在市區五一路上新開的一家店面。
進了門,看到大廳里稀稀落落的兩三桌客人,趙國陽覺得有些奇怪。
按說火鍋店這玩意,在寧海市目前還是獨一份,生意怎么會這么慘淡呢?
他這邊正疑惑不已的時候,早有年輕的服務員過來招呼。
“您好,請問是兩位嗎?”服務員禮貌的問道。
趙國陽還沒來得及開口,一旁的白柔已經答話了:“嗯,就我們兩個。不知道能否幫我們安排一個有空調的房間,這大廳里有些太悶了……”
聽著白柔隨口說出的話,趙國陽就是一陣恍然大悟。
這會兒他總算是明白過來了,這“渝城味道”之所以生意起伏這么大,就是因為這大廳的環境有些差。
九十年代初的時候,不要說用于飯店、賓館的落地式的大型空調了,就算是普通的掛壁式空調,在全國來說都還是稀缺貨。
進口的落地式大型空調,在國內一統天下不說,關鍵是有錢都還很難買到,非得有購物票才行。
一般來說,只有一些特殊單位、部門,才能安裝落地式大型空調。
不過,按照趙國陽心中的想法,寧海市的情況應該比一般城市要好些。
畢竟,全國第一家空調生產企業——秋蘭空調,就坐落在這個江北小城。
早在1974年的時候,秋蘭集團的前身——“寧海市無線電元件九廠”,就應客戶訂貨要求,研制出第一臺掛壁式空調CKF-3A。
當然了,當初那臺掛壁式空調,只不過是勉強能夠使用,質量上欠缺的還是比較多一些的。
其后十年,秋蘭集團漸漸將主攻方向放在了空調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十年之后,秋蘭集團完成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大幅提升了自己的產品質量。
這次技術改造,也為今后秋蘭集團獨領華夏空調市場風騷打下堅實的基礎,這個之前默默無聞的小企業,也由此走上振興之路。
現在已經是1992年,秋蘭集團也早早形成了空調批量生產能力,成為華夏空調業的“龍頭”。
按說自己的市里就有這么一家國內空調生產的龍頭企業,“渝城味道”購入一兩臺落地式空調,應該不是什么麻煩事。
可是看現在這家店子的情況,顯然不是這么回事兒……
趙國陽這邊暗自嘀咕的時候,服務員就帶著抱歉的口吻說道:“不好意思啊,這位小姐。咱們的包廂還在裝修之中,暫時不要使用……”
聽了這話,白柔就輕輕嘆了口氣,轉頭看向趙國陽道:“那就沒辦法了。國陽,要不咱換一家?”
聽說好不容易進來的兩個顧客要走,服務員小姐就有些著急了,忙不迭的勸慰道:“這位小姐,您請稍等一下,我給您把廚房的大電風扇給拿過來行嗎?”
白柔輕輕蹙了蹙眉,沒有說話,目光落在了趙國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