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四環了,我看用不了幾年,五環都要開始修建咯!”
聽了趙國陽的判斷,李儒就是一陣撓頭道:“這四環都修了快三年了還沒個樣子呢,五環那得修到新世紀吧?”
“也沒辦法,現在咱們華夏在基建設備上的缺口太大了,一個大建筑公司,手下施工隊倒是不少,但是大型設備卻只有那么寥寥的幾臺,這可怎么行啊!”
聽著李儒的吐槽,趙國陽臉上輕松的笑容就漸漸收了起來。
對啊,李司長這話一點沒錯,大型基建設備的短缺,可說是華夏目前基建方面最為突出的問題了。
比如挖掘機、攪拌機、破碎機這些基建必備的機械設備,全國上下怕是能大規模生產的就那么幾家。
這樣的生產能力,用來彌補全國幾百個城市正在飛快建設的需求缺口,那簡直就是杯水車薪的事兒。
哪怕是京城這個華夏的心臟,在基建機械設備方面,也面臨了極大的困難。
最關鍵的是,以趙國陽兩世為人的經驗,華夏的土方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才剛剛步入快速起步的階段。
未來,這個全國大建設的熱度至少還要維持二、三十年。
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自己的“**S工程機械集團公司”能夠盡快獲得批量生產基建機械設備的能力,無疑將會在工程建設這個領域分下一塊大大的蛋糕。
腦中快速思索了一遍,趙國陽就大概理清了頭緒。
毫無疑問,自己的“**S”公司,是有涉足基建機械設備的潛力。
“**S”公司現在的副總經理李兆和,在就任松江市礦山機械設備廠之前,就曾經在其他工程機械廠工作過,經驗上絕對是不缺。
至于技術上,趙國陽覺得也不是什么問題。
雖然重生之前并沒有搞過基建這一行,但是一些基建機械設備和他的本行還是非常接近。
比如挖掘機、打樁機、裝載機這些設備,核心技術方面,自己都是有所了解。
換句話說,公司真要上馬基建機械設備方面的項目,大方向上自己是完全可以掌控。
有了這樣的想法,趙國陽思忖了一番,就決定親自去四環的施工現場看看。
在離開“京城大飯店”的時候,他就將自己的想法和李儒講了講,提出想去觀察一下首都的基礎建設,請李司長幫忙打個招呼。
開著車的李儒沒有多想,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他笑著陪了趙國陽一眼道:“國陽老弟,你這好不容易來一趟京城,不說去名勝古跡轉轉,竟然要去看人家修路,可真有你的!”
趙國陽笑了笑,也不好多說什么。
總不能跟這位大佬說,我這是去看看有什么“發財的門路”吧?
……
要說李儒辦事兒,還真挺地道。
在車上打了個電話,建設部那邊就專門安排了個處長親自等在機械電子工業部的樓下。
停下車,李儒就樂呵呵的領著趙國陽,過去和這位處長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