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即使如此,在起重機、挖掘機這樣關鍵性的設備數量上,咱們的缺口還是太大了啊……”
旁邊的王守一聞言,就喟然一嘆道:“是啊,趙研究員,冒總說的沒錯,我們基建處,每年都會到全國幾十個大型建設公司去統計機械設備的數量。”
“冒總他們的第二建設公司,在工程機械數量上,絕對可以算是名列前茅。”
輕輕揉了揉太陽穴,這位王處長接著說道:“但是趙研究員你應該知道,咱們國家的起重機械制造業,目前只是剛剛起步。這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還都沒辦法保證。”
“就算是國內同行業中的佼佼者,如彭城工程機械集團公司、五一重工、中聯重工等,也還沒有大批量生產大型起重機械的能力……”
聽到這里,冒飛鳴就連聲附和道:“是啊,國內有能力生產起重機械設備的企業就那么幾家,每一家的訂單都是滿滿的。”
“有時候,我們公司的采購人員,去人家幾大機械公司求爺爺、告奶奶的等上一個月,才能勉強拿下四五臺的訂單。”
“沒辦法,大家都要吃飯,設備緊缺太嚴重了!”
冒飛鳴和王守一的講述,并沒有出乎趙國陽的意料。
事實上,他對國內工程機械方面的技術水平,是了解的非常清楚。
挖掘機械倒還好說一點,大型起重機械的技術攻關,難度是很大的。
即使是國內最好的幾家重型工程機械公司,想要在短期內取得突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說到痛處,冒飛鳴就有些停不下來。
這位繼續吐槽道:“國產的起重機械設備產能有限,技術上也不夠令人放心。但是國外的產品,價格又實在太高,而且都要外匯,讓人難以接受。”
抬眼看了看趙國陽,冒飛鳴就苦笑道:“趙研究員您剛剛應該也看到了,咱們工地上的這些工程機械設備,進口的很少,主要還是因為價格問題啊!”
聽了毛總的這番講述,趙國陽就默默點了點頭。
確實,他也知道,國內的起重機械制造業,能夠在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之下,從無到有,到現在逐步發展起來已經是相當不易。
想一下子趕上國外的先進水平,那實在有些強人所難。
就在趙國陽暗自琢磨的時候,王守一就對冒飛鳴問道:“冒總,咱們國內的起重機械制造業,水平比國外到底差在哪兒呢?這批量生產的問題,為什么沒法子解決呢?”
“這個……”聽了這位主管領導的問題,冒飛鳴就有些訕訕。
他用手擋在嘴邊,咳嗽一聲道:“王處長,這方面您怕是得問一下機械電子工業部,管工程機械方面的領導,我實在是不太清楚……”
聽了這話,王守一眼睛就是一亮。
他立刻轉過頭,看向趙國陽道:“嗨,你看我這糊涂的,都忘了有趙研究員這位專家在,趙研究員,您就給咱們釋疑釋疑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