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很簡單,國際上目前生產的很多‘全地形車’,車身前部只有保險杠,并沒有其他外飾件。”
“在這種情況下,車輛的商標(或廠牌)、型號標記是無法裝設在車輛前部的外表面的。”
說到這里,趙國陽就聳了聳肩,解釋道:“在國際上,‘全地形車’之中的ATV,大多數都是將型號的標志,貼在車子兩側擋泥板上方的。”
停歇了片刻,趙國陽繼續說道:“另外,整車要求的第二條,車輛上的銘牌,應置于車輛前部易于觀察之處。這一點,對于‘全地形車’也同樣不適用。”
“由于全地形車的車身,大部分都是塑料件,而非汽車、摩托車的鐵器件,使得銘牌的擺放,只能退而求其次,放置在外飾件掩蓋下的車架上。”
“因為又要易于觀察,在國際上的‘全地形車’生產時,這個位置就通常放在油箱外側的橫梁外側。只要拿掉左右兩邊的側板,就可以清楚的看到……”
趙國陽的目光在下方的與會者身上掃了一圈,繼續開聲道:“當然了,也不是沒有例外的情況。譬如龐巴迪公司的UTV指揮官系列,銘牌位置就都放在整車前面的大面罩下方。”
“只要將大面罩支撐起來,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其銘牌位置。”
趙國陽的這一番如數家珍的侃侃而談,使得一旁的苗國良、鄭立春一陣面紅耳赤。
他們倆本來以為趙國陽就是個花架子,什么都不懂,誰知道這家伙竟然對“全地形車”有著如此研究。
趙國陽說的這個“龐巴迪公司”,二人雖然都沒怎么聽說過,但是他話里的是非,他們倆還是能分辨出來。
毫無疑問,趙國陽連這么細節的問題都能講出來,肯定不是胡謅……
在苗國良、鄭立春二人一陣不自在的時候,主席臺上居中而坐的江浩然,卻是對趙國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下面與會者議論紛紛之際,江主任就微笑著對身邊的李克儉低語道:“李老,這位趙研究員莫非是您的關門弟子不成?他這個水平,實在是不錯啊!”
聽了這話,李克儉就是一哂:“浩然主任,這個我可不敢當。國陽雖然年輕,但是他在工業機械等方面的技術水平,是很少有人比得上。因此我對他,可一直是當做忘年交來看。”
李克儉這話當然有謙虛的成分在其中。
事實上,趙國陽平時對他,都是持弟子禮的。
只是李老為人隨和,再加上很看好趙國陽,在這方面都沒有看得很重。
然而他現在這番話一說出來,江浩然可就有些被驚住了。
李克儉是什么人,這一點不光是江浩然,可能現場就沒有一個人是不知道的。
他可是華夏機械工業方面的絕對權威,在這一領域跺跺腳,都要顫三顫的頂層人物。
這么一個大佬,竟然對這位趙研究員的評價如此之高,直陳論能力和水平,自己不敢為趙國陽的老師,這也太夸張了一些。
要知道,兩院院士之中,都有好幾位當初是接受過李老教誨。
按照這個說法,這個趙國陽的技術水平,不是高得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