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鋼絲繩與主導輪襯墊間不可避免的蠕動和滑動,停車時深度指示器偏離零位,所以裝備自動調零裝置,在每次停車期間使指針自動指向零位是非常有必要的……”
肖志峰不再故作矜持之后,介紹起來的速度就加快了不少。
他指著礦井提升機上的一些,不時解釋道:“這是車槽裝置,用于車削繩槽,保持直徑一致,有利于每根鋼絲繩張力均勻。”
“這是彈簧機座減速器,可以極大的減少機器的振動。”
在這位肖廠長給大家科普礦井提升機的同時,趙國陽的目光卻放在了這臺礦井提升機本身的機構上。
因為通曉南韓文字的緣故,這臺礦井提升機上的使用說明、產品介紹這些,他是完全能夠看懂。
產品介紹中,提到了這款礦井提升機的一個最大優勢,卻是這位肖廠長沒有領悟到。
“現代重工集團”的這臺礦井提升機,是一臺使用內裝式的摩擦提升機。
它的結構原理,是工作機和驅動機合二為一且融合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的機電一體化整體,其特點是將電動機裝在卷筒或摩擦輪內部。
這種一體化的機電整體,既是工作機,又是驅動機。方便倒在其次,最主要的是省去了動力的轉化,極大的提高的效率。
此外,作為電動機來看,它也與傳統構造不同。
這種內裝式的摩擦提升機,不是定子在外,轉子在內,而是恰恰相反。
說起來,內裝式提升機早在1988年就開始生產。
世界上第一臺內裝式提升機,早在日耳曼豪斯?阿登礦的新魯姆貝格7號井投入并運行至今。
“現代重工集團”的這款礦井提升機,無疑很多方面是剽竊的日耳曼人的創意,但是這并能否認它是一款比較優秀的礦井提升機。
一番觀察之后,趙國陽已經將這款礦井提升機的大概情況了然于胸。
相比自家“**S”公司的產品,它還是具有一定優勢。
首先這內裝式的結構,就是自家產品所不及。
不過,在看過這款礦井提升機的最大使用靜張力、最大提升角度之后,趙國陽心中的擔心就漸漸放下了。
毫無疑問,在礦井提升機的這兩個最要的技術參數上,無疑是自己“**S”公司的產品,要更具競爭力。
至于內裝式結構的好處,雖然很明顯,卻也沒到那種足以完全碾壓傳統結構的地步。
它的穩定性,在沒有得到檢驗之前,還是一個未知數。
尤其是這內裝式結構,一看就知道是“現代重工集團”仿的人家日耳曼人的,成熟性上,肯定會有瑕疵。
這這種情況下,自己的產品和它競爭,應該是不會太落在下風。
如果算上成品、價格這些因素的話,那就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