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內,李克儉和秦陽聽了趙國陽的一番話后,都不由得端坐起了身子。
顯然,這兩位領導,對于國家船舶制造工業的發展現狀,還是很關心的。
趙國陽輕輕嘆了口氣,開聲道:“李老、秦司長,二位應該也知道,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船舶的大型化、海洋資源開發的深海化速度將會進一步加快。”
“而這,就需要大量采用具有特殊性能的船舶工業、海洋工業用鋼。”
“咱們國家因為起步晚的緣故了,在船舶工業、海洋工業用的特種鋼的生產研究方面,距離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很大。”
“想要提高咱們國內船舶制造業的水平,特種鋼冶煉水平的提升,是咱們國家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大問題啊。”
趙國陽的這番話講完之后,李克儉就忍不住輕輕嘆了口氣。
作為國內工業方面的大牛級人物,李老對于國內鋼鐵制造水平的提升,一直都是很關注,也幫著出了不少的主意。
近年來,雖然國內的鋼鐵生產總量,已經漸漸躍居世界前列,從這方面來說,華夏已經是一個鋼鐵大國。
但是,大而不強,卻是國內鋼鐵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要知道,鋼鐵強國的條件,是要有世界領先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并且要有能力生產高性能、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的產品。
在基本滿足國內市場的同時,現在華夏鋼材生產依然偏重于高能耗、低附加值產品,大部分高附加值鋼材依然依賴于進口,這在李老看來,實在不是什么好現象。
船舶制造工業,因為所需要的高性能的特種鋼材種類多、數量大,就更加凸顯出了國內鋼鐵制造業水平的不足。
此時趙國陽的講述,剛好觸動了李克儉心底深處,讓他不禁有些黯然。
一旁的秦陽可能也看出來李老的惆悵,就勉強笑了笑道:“趙研究員說的這個問題,確實存在。這方面你是行家,不知道能不能詳細的給我講述一下?”
“比如說,船舶工業、海洋工業所急需的特種鋼材有哪幾種;在技術方面,咱們和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又有多大,諸如此類的……”
領導既然發話了,趙國陽當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他整理了一下思緒,就慢慢將自己所了解的船舶工業所需特種鋼的現狀講了出來。
“根據目前咱們國內船舶生產的情況,特種鋼材的缺口主要是以下幾類……首先,是液化氣體運輸船所用的低溫鋼。”
“國際上主要通過液化氣體專用運輸船進行液化氣,包括LPG(液化石油氣)船和LNG(液化天然氣)船。”
“國際上通用的《鋼材料與焊接規范》中,規定了建造液化氣體運輸船的液貨艙及其相鄰船體結構用的低溫韌性鋼,包括使用溫度在-55℃以上的碳-錳鋼和使用溫度在-60~-196℃的鎳合金鋼。”
“其中9Ni鋼是建造自撐式LNG船儲罐最主要的鋼種。很可惜,國內暫時還沒有鋼鐵制造企業能生產這種船用9Ni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