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廂里,聽了寧忠信的一番感慨,趙國陽就頗有感觸的附和道:“寧處長你說的,確實是咱們國內工程機械方面的一個大問題。”
“在工程機械領域內,雖說咱們華夏的企業在技術上,一時間還沒辦法和歐美先進水平相比擬,但是至少在質量上,我們是可以做得更好!”
趙國陽面色凝重的開聲道:“寧處長你可能也知道,我自己手中就剛剛收購了松江一家工程機械廠——‘**S公司’。”
“當初在收購的時候,我對其廠里面的質量控制方面程序也有過一定的了解。“咱們‘**S公司’的前身,松江市礦山機械設備廠也是知名的大企業,但是在產品質量控制方面,卻一直處于比較低下的狀態。”
“根據我了解的情況,國外先進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對質量控制的環節,足足有十四層之多。”
“分別是鋼材理化檢驗、屈服極限檢驗、重量檢驗、尺寸檢驗、硬度檢驗、焊接質量檢驗、無探傷檢驗、運行檢驗……”
聽著趙國陽深入細致的分析,寧忠信就是一陣目眩。
雖說他之前就已經多次聽說這位“趙研究員”的大名,但是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卻還是第一次。
而這位趙研究員的言行,也一點兒沒有讓他失望。
“看來李老如此賞識這位趙研究員真不是沒有原因的……”寧忠信心中暗暗感慨道。
趙國陽并不知道對方心里所思所想,在簡單講述了國際上工程機械巨頭們對于質量的重視之后,他不由得嘆了口氣。
“我也不怕寧處長你笑話。當初我接手‘**S公司’的時候,公司內部對于質量控制方面,僅有尺寸檢驗、硬度檢驗、焊接質量檢驗等聊聊五六種程序。而這種現象,在咱們國內工程機械廠,幾乎是普遍存在。”
說到這兒,趙國陽不住搖頭道:“在我看來,以咱們國內企業對質量的嚴謹程度,即使擁有了人家的先進技術,怕是十年內也沒法子趕上人家的水平……”
趙國陽的這番感慨,讓寧忠信有些動容。
事實上,他對于工程機械方面的了解并不算多。對于質量控制方面的內容,更是知之甚少。
但是趙國陽的這番講述,講得通俗易懂,讓寧忠信這個半外行很是感同身受。
“哎,要是國家多幾個像趙研究員你這樣的專業技術人才,那就好了!”沉默片刻之后,寧忠信忍不住感嘆道。
趙國陽聞言一怔,剛準備開口謙遜兩句,包廂的門就被推開了。
“哈,我說是這里沒錯吧,509嘛!”許光遠洪亮的聲音,打斷了趙國陽要說的話。
見許光遠、王金濤兩人進來,寧忠信、趙國陽自然都站起來相迎。
一番謙讓之后,趙國陽還是無奈的被三位處長推到主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