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號上午,當趙國陽和寧忠信坐著部里的車子趕到首都機場的時候,考察團的成員已經統統到齊了。
在候機室和大家碰頭之后,趙國陽機場方面匯總了考察團所有人的護照信息,等待登機。
因為華夏眼下沒有直達魁北克省任何城市的緣故,考察團這邊只能乘坐加拿大航空的飛機,先飛多倫多,然后轉機前往魁北克省的首府魁北克市。
飛機是上午十點出發,大概凌晨的時候能到多倫多的樣子。然后轉機折騰一下,到魁北克市估計要兩點鐘。
但是沒法子,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國內直飛的航班少,可選擇的余地不大,也只能將就了。
在候機大廳,許光遠、王金濤給趙國陽簡單介紹了一下各自的隨行人員。
許光遠這邊,帶的是他們對外貿易部美洲大洋洲司一處一名正科級調研員,叫常林達,三十四五歲的樣子。
王金濤則帶的是固有資產管理局機械工業處的一名年輕的工程師段瑞祥,科級干部。
說是年輕工程師,委實比趙國陽要大了六七歲。
當然了,在固有資產管理局,這個不滿三十的段工,肯定還是屬于年輕工程師的范疇。
除了這兩人之外,考察團另外一個比較年輕的干部霍秀芬,是國家計劃委員會高新技術產業司工業規劃處的一名副處級調研員。
而她,也是整個考察團里,唯一一名女性成員。
雖說段瑞祥、霍秀芬都是二十九歲,但是趙國陽默默注意了一下,這二人相互之間的交流卻幾乎為零。
確實,一個科級,一個副處級,地位差得還是很多,很難說到一塊兒去。
而且看霍秀芬的模樣,也不是那種愛說話的,沉默一些也是很正常的事。
由于上面領導知道趙國陽這個團長的外語水平,這一次考察團就沒給他們配備翻譯,總共就是這么九個人。
看著自己手下這幾個不太熟悉“團員”,不時射向自己的疑惑眼神,趙國陽就暗暗無奈——被人太關注了,實在不是什么好事兒。
就在趙國陽默默觀察著代表團各個成員的時候,常林達、段瑞祥、霍秀芬也在暗暗留意著他。
說起來,趙國陽的名聲在對外貿易部、固有資產管理局雖然很大,但那只是在中高層中,口碑甚著。
到了常林達、段瑞祥他們這個層次,能聽到趙國陽事跡的可真不多。
雖說跟著許光遠、王金濤兩位處長出來之前,二人也特地了解了一下這位趙研究員的基本情況,知道這位在“全地形車”的各項技術上,都有獨到的見解。
但是對方到底有多么牛,是不是真的如領導們所說的那樣,能稱之為“技術大拿”,他們倆都還是懷有疑慮。
至于霍秀芬,在國家計委工作的他,和趙國陽更是第一次接觸,連最基本的了解都談不上。
其實來之前,霍秀芬也聽領導說過,說是這次自己所參加的這個考察團,團長年齡很輕。
但是年輕成趙國陽這個樣子,霍秀芬還真是完全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