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陽自然也認出了這輛車,就“唔”了一聲點了點頭。
在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上,兩輛車子的到來,動靜自然小不了。
很快的,農場的主人——黃老板就從里面迎了出來。
看到這位黃老板的年輕面容,趙國陽、張玉芳,包括唐曉琳參贊,都是一愣。
本來在他們看來,這位和鄧大通熟悉無比,又能聊得來的馬來西亞華人老板,怎么著也得是三四十歲的人了。
可看眼前這位的模樣,明顯還不到三十歲嘛。
“哈,貴客光臨,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啊!”
讓人驚訝的是,這位黃老板年紀雖然不大,但是這文縐縐的話,倒是說得聽順溜,挺像模像樣的。
走在最前面的鄧大通,在下車之后就給這個年輕人介紹道:“黃老板,這位是我們華夏駐埃塞大使館的唐曉琳參贊。這兩位是從我們華夏過來的,華夏——非洲貿易投資促進團的成員,趙國陽研究員、張玉芳老師!”
“啊,唐參贊、趙研究員、張老師你們好你們好!”黃老板熱情的和三人分別握手寒暄道。
讓趙國陽有些訝異的是,這個黃老板雖然已經不是華夏國籍,但是這普通話說得真順溜,比之鄧大通的潮汕版普通話要順耳不少。
鄧大通又給趙國陽三人介紹道:“唐參贊、趙研究員、張老師,這位就是我給你們說的黃老板、黃江南了。”
“黃江南?”聽了這個有些喜感的名字,張玉芳就忍不住脫口而出。
黃老板似乎對張玉芳的反應并不意外,他自嘲的笑了笑道:“沒辦法,爺爺當初是江南省的人,在我出生的時候,就給我起了這么一個名字。”
聽了這話,大家這才恍然大悟,紛紛點頭為黃老爺子給孫子起名字的這份思鄉之情而贊許。
有這件事兒的一打岔,氣氛很快就融洽了起來。
一番寒暄之后,鄧大通就將趙國陽精通各類機械設備的設計、維護的事兒講了出來。
當然,因為對方不是華夏人,鄧大通自然不好將趙國陽官方的身份說出來,只是提了提這位“趙研究員”絕對是機械方面的大拿。
最后鄧大通就建議黃老板,將那臺出了毛病的“收割機”,讓趙研究員幫忙看一看。
聽了他的這番說詞,黃江南黝黑的臉上就露出了一絲疑惑之色。
雖說因為自己就是年輕人的緣故,他并沒有看不起這位趙研究員的意思。
但是對機械方面尚算了解的黃江南知道,這機械設計,尤其是維護,可是一門十分深奧的學問,那是需要經年積累的經驗,才能打磨出來。
眼前這位趙研究員,看上去比自己還小不少,他在這方面又能有多少經驗?
不過出于禮貌,黃江南肯定不會將心中的質疑說出來。
他只是微微一笑,對大家伙兒做了個“請”的手勢,引著趙國陽他們往農場深處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