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和李老之前就比較熟悉的緣故,申志榮是一早就知道李老對趙國陽是頗為器重。
在今天這樣的會議上,李老讓趙國陽來露個臉,給大家講一講國內外最新的技術動態,那也是很正常的事兒。
現場之中,可能唯一一個有些垂頭喪氣的,就是趙國陽了。
他剛剛連續講了兩場,這嗓子早就干了。
關鍵是,自己這么搞下去,這會議都成了自己的個人表演,那肯定是要引起別人的反感。
就在趙國陽有些躊躇不已的時候,臺上的李克儉就又說話了。
“那個,國陽啊。你剛剛講了也有不少內容,我就放低要求好了。”
“這樣,你演講十分鐘就好,也不要說什么的太深奧的問題了,就給大家分析一下目前國際上鋼鐵生產強國的技術水平吧,順便預測一下咱們華夏要趕上人家,還需要多長時間……”
臺上的陳先尚,聽了李克儉這話,眼睛就是一亮。
要說李老說的這個課題,倒真是冶金工業部這邊一直比較重視的。
總工程師林遠,之前就曾經多次出國,考察調研國外的一些重量級鋼鐵制造企業。
但是因為西方國家對國內技術上的封鎖,林遠和冶金工業部這邊,所能獲得的信息是很有限。
一些最先進的生產技術,人家老外的企業根本不可能帶你去參觀。
然而剛剛聽了這個趙研究員的兩段演講,好像他對國外先進技術水平的認知,要超出大家兩三個層次。
如果這個年輕人能夠在這方面給出一些建議和意見的話,無疑對冶金工業部明年的工作,也是有很大的幫助。
李克儉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陳先尚當然不可能再去阻止。
他的目光落在了趙國陽身上,樂呵呵的說道:“趙研究員,看來你還得再上一場,否則啊,李老可不會輕輕放過哦!”
頭大無比的趙國陽聞言,也只能將郁悶埋藏心里,慢慢站了起來。
一站起來,趙國陽就將其他情緒都拋開了,很快進入了狀態。
“各位,我國的粗鋼產量自1991年超過0.5億噸后,至今年已連續三年位居世界鋼產量第二的位置了,毫不夸張的說,咱們國家,已經是世界鋼鐵制造大國了!”
趙國陽的話,引起了大家的一陣共鳴。
不少鋼鐵企業的老總,臉上都露出了振奮之情。
確實,改革開放以來,華夏整個鋼鐵工業的進步那是顯而易見。
現在國內的寶鋼、鞍鋼等重量級鋼鐵企業,在全球的年產量排名,都已經很靠前了。
按照這樣的發展勢頭,或許用不了幾年,全球鋼鐵產量前十名的企業,華夏就能有三四家能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