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陽說完之后,就向方耀千投去了關注的目光。
這倒不是他看不上于紅娟,只是這醫護方面的專家,更多的作用是在救出傷員之后才能發揮出來。
現在幾十個礦工都被困于井下800米,沒法子將其弄到地面上來。
因此當務之急,是先把人從地底運上來,然后才輪到于專家大顯身手。
正這個原因,此時趙國陽更為關注的,當然是方耀千的想法。
聽了趙國陽的詢問,方耀千的那張“撲克臉”上總算是有了一絲生氣。
他默然了片刻,就款款開聲道:“根據我手頭匯總到了一些信息,目前贊比亞這處銅礦的礦井巷道坍塌非常嚴重,已經沒有一條完整通暢的巷道可用。想要直接將人從地底深處運送到地面,真是困難重重!”
“更為尷尬的是,因為礦壓太大,這處礦井隨時都有再次垮塌的危險。因此,這打通井下救援通道的難度,也無形之中增大了很多倍……”
聽著這位救援專家的分析,趙國陽就暗暗點了點頭。
雖然趙國陽在重生之前,并沒有這種參與救援的經歷,但是一些重大事故的救援過程,他還是知道不少。
就好像全世界都很有名氣的“智利奇跡”,也同樣是因為銅礦的坍塌,然后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的一系列救援工作。
這一次贊比亞的這個礦井坍塌事件,和前世的智利礦難情況有些相似,趙國陽很自然的就會拿這兩者之間進行對比,來分析出最佳的救援策略。
此時聽了方耀千的一番判斷,趙國陽就附和的開聲道:“方專家的判斷有理有據,我基本上是同意的……”
聽著趙國陽老氣橫秋的話,方耀千臉上的肌肉就跳動了下。
至于于紅娟,更是隱隱露出了一絲不屑的神色。
趙國陽雖然看到了這兩位“專家”的異樣神色,但卻是一點沒有當回事兒。
他繼續平靜的說道:“根據我了解的情況,國內外礦難救援成功案例中,幾乎都采用了井下救援的巷道掘進方式。”
“但是就如方專家剛剛說的那樣,在贊比亞這個銅礦的坍塌事故救援現場,這個方法就不太適用了。因為,這種巷道式推進的方式,只會將礦井二次坍塌的幾率變得更大……”
聽著趙國陽這專業性極強的分析,方耀千的臉色就是一變。
之前聽自家國家礦山應急救援處特勘救援基地的領導說,這一次的救援任務,將會由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的一個“特別研究員”主持,當時方耀千就有些不悅。
在他看來,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的“特別研究員”或許搞研究、搞科研是把好手,但是在這種礦難救援方面,又能發揮啥作用呢?
讓一個“外行”領導自己和于紅娟兩個內行,這不是太搞笑了嗎?
本來這位方專家心里就對這事兒有所不滿,這見到這個“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的特別研究員、救援小組的組長,竟然只是個毛頭小子之后,他的心情就更為郁結了。
然而就在他的不滿積蓄到了頂點的時候,趙國陽的一番侃侃而談,讓方耀千總算是看到了一些正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