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玉香」
「年齡:19」
「戀愛次數:0」
「綜合平分:93!」
「好感度:0!」
「是否綁定并開舔?是/否」
送上門來的美女,你給我個不舔的理由?
郝建果斷選了是!
不過和木果活潑開朗的性子不同,玉香明顯溫柔靦腆。
這樣的性子,上來就送禮物恐怕有點不合適吧……
還得徐徐圖之!
相比起勒干只有母女相伴,巖展家就顯得熱鬧多了。
巖展和他的媳婦玉旺以及兒子巖罕女兒香玉,一家四口看著就很融洽。
看到郝建對傣族竹樓很感興趣,巖展又帶他參觀了一番自己的家。
郝建看什么都新鮮,尤其是織錦用的織布機,更是讓郝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看到郝建這么感興趣,巖展干脆讓閨女現場給他演示了一下傣錦是怎么織成的。
很簡單的織布機,五顏六色如彩虹一般的經線,看著香玉白皙的小腳丫在下面踩著,兩只手靈巧的穿線壓實,而后帶著花紋的傣錦就被一絲一毫的織了出來。
果然美女就是美女,連織布都是這么的賞心悅目……
要怎么樣送禮物才能顯得不突兀呢?郝建陷入了沉思!
似乎是感受到了郝建幾句侵略性的眼神,玉香只織了幾下就羞答答的跑去做飯了。
南臘河的魚、酸筍雞、香噴噴的竹筒飯。
讓郝建意外的是玉旺在這個家里的地位似乎比巖展還要高一些。
后來他才知道,傣族在解放前還是一個典型的母系氏族社會。
甚至傣族的婚姻都是男方“嫁”到女方來。
新婚小兩口要在女方家里住上三年,然后才能攜妻回男方家里再住三年。
在男方家住滿三年后,又可以回到女方家住,即所謂“三年去、三年來”。
直到夫婦二人蓋起自己的房屋,經濟能獨立后,才離開雙方父母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
當然郝建也是后來才知道的。
巖展當然也好奇知青的事兒,喝了一口酒問道:“糯克村來了幾個知青?”
郝建苦笑道:“就我一個。”
“那你在糯克村主要是做什么?”
“這個我也不知道呢,現在也沒啥事兒,天天溜達。不過我準備試著教村里的孩子們讀書識字呢。”
玉旺說道:“這個好!要是孩子們都識字,往后就可以走出大山去見見世面!
要是不認字,一輩子只能留在大山里頭了!”
郝建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阿姨說得沒錯!想要讓寨子發展得好,就得有更多的人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才行!”
于是酒桌上的話越說越投機了,氣氛也越來越熱烈起來。
喝到興頭上,巖展還縱歌一曲。
玉香也在玉旺的要求下跳了一支孔雀舞。
果然五十六個民族,五十五個都能歌善舞,就剩下漢人只會扣666了。
不知道是因為喝了酒,一跳起舞來玉香就好像換了一個人,再沒有那種羞澀。
只見玉香揮臂抖肩扭腰,動作婀娜節奏平緩,將少女的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郝建擦了一把嘴角的口水:太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