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后,一輛敞篷吉普車停在了司令部門口。
聽到汽車發動機聲,彭家福帶著郝建迎了出去。
一個四十多歲,穿著白襯衫藍褲子的人在警衛員的陪同下下了車。
“這就是我哥彭家生了!大哥,這位就是我跟你說的,燕京知青郝建!”
“哦!你好你好!想不到小伙子這么年輕啊,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彭家生操著一口標準的滇省普通話笑呵呵的伸出了手。
“彭司令,你好你好!”郝建忙伸手跟他握了握。
彭家聲個頭不高,略顯清瘦,兩條短而粗的八字眉十分搶眼。
沒想到一代梟雄、號稱果邦王的人竟然長相這么普通。
“哎,別叫什么司令,我更喜歡別人叫我縣長!家福,上次小郝說的那些武器彈藥送過來了?”
“送過來了,在這里!”
來到暫時存放武器的倉庫里,最搶眼的就是兩挺配著三腳架的54高機。
槍身重33千克,槍架55千克,使用12.7mm的子彈,一發就可以把人攔腰打成兩截!
兩挺這玩意形成交叉火力甚至可以抵擋住一個營敵人的進攻!
雖然有使用過的痕跡,但是保養得很好,整個槍身烏油油的散發出一股子槍油的味道。
再看看那二十挺zb26也都是八九成新,以及一箱箱金燦燦的子彈、木柄手榴彈和醫療用品,彭家生的眼中閃過一絲喜悅。
彭家生的一生很傳奇,祖上是華國蜀省人,逃難到了果邦后靠著紙扎手藝在果邦做大做強,成了果邦數一數二的大戶。
但是到了他父親這一輩卻是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偌大的家業也被敗得差不多光了。
長大成人后的彭家生先是參加了“進修班”,后來跟著楊司令對抗政府軍。
雖然一開始聲勢浩大,但是由于內部心不齊,有人投靠了政府軍,致使武裝被慢慢分化蠶食,最終解散。
彭家生也離開了軍隊,賦閑在家里。
北緬政府軍進駐果邦后,社會混亂,匪盜橫行,加之實行大民族主義,歧視果族人。
三年前彭家生舉起反政府軍的大旗,成立了“果邦人民革命軍”,帶著30多個人十幾條槍開始上山打游擊對抗政府軍。
由于政府軍入果時收繳了境內的槍支,缺槍少彈的彭家生一直沒能發展壯大,三年的時間也手下也只有二百來號人,還經常被政府軍以及親政府軍的幾個軍閥圍剿。
現在終于有了一塊立足之地,實在不容易。
打仗,要人要槍,說白了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字:錢!
有了錢才能養得起兵,買得到好軍火!
別看郝建這次送來的只有二十二挺機槍,這就足以讓彭家生手下的戰斗力提高一個檔次了。
最難得的是郝建竟然主動要求用翡翠原石來交換!
說話間,幾輛破舊的卡車轟鳴著開了過來,車斗里裝著大小不同的石頭。
彭家生說道:“郝老弟,這是你要的原石。我也不懂這些東西的好壞,讓人多準備了十噸,你看看符合你的要求嗎?”
郝建哈哈一笑:“我也不懂這些,讓我看我也看不出好壞來,就不用麻煩了!”
這次送來的武器彈藥大概花了郝建五萬多塊錢,但是卻能給他換回一百多噸的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