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擱了兩日,縣令處理的縣城的情況也算是處理的不錯,身上的疑難雜癥倒也是為他解決的算是干干凈凈。
梁安和陳慶再次集合隊伍向著江南南道行進,只是這縣令前來送梁安,陳慶等人離開,卻在此時有一個年老的婦人顫顫巍巍的來到縣衙附近。
這一段時間縣令雖然并未體察民情,可是他看到一位年老的人并沒有任何做作的樣子,反而是快速的來到她的近前。
詢問者不知道這位老者來此地有什么事情,并不是縣令心血來潮要故意的問一問,而是此地是縣衙,面積還是比較廣闊。
附近所在都是處理縣中事情的地方,不可能有住戶,突如其來的一個老婦人來到此地肯定不會是無故放失,還是問一問的好。
而且這縣令本就是用心的人,不然也不可能將原先所管轄的一個縣城治理的漂漂亮亮的。
是的,陳慶和梁安已經得到了蕭峰通過特殊渠道獲得的消息,知道這個赫明來治理的那一個縣城確實不錯,口碑很好,所以才有了這眾多的牌匾。
而那顫巍巍的老者在被攙扶住之后,急忙哭著喊冤。
“縣令大人還希望為老身做主啊。”
“哦,不知你遇到了何事,你只管到來就是。只要是縣中事情一定為你做主。”
“那老身就在此謝過縣令大人了。”
很快的,這老者就說了說她的身份和她的故事。
老人一個原本有一個女兒,可是很多年之前被以前的縣令選中送去了皇城,做了宮女,原本以為是被騙了,可是年年歲歲都能夠收到女兒的書信和錢財倒也是讓她開心不已。
可是近年來已經有好幾年沒有收到女兒的書信,而且縣令換了一個又一個,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些事情,聽說又新來了一個縣令,這老夫人特地前來詢問。
這一下子這縣令卻是面露遲疑,不過旁邊好在還有一個二殿下,二殿下同樣是聽到了這一句話,不由得來到老婦人面前,問著那姑娘姓誰名誰。
那老婦人急忙說著“我夫君家姓梁,女兒也姓梁。當初夫君還在世的時候,為女兒取了一個名字叫文秀,梁文秀。”
陳慶突然眉頭一皺。
“可是在去往京城之后按規矩去了梁姓只留了文秀兒子,可是這秀畢竟比較多,所以又改成了文慧,可是如此?”
這陳慶面色有點兒很不自然的說出這一句話。
那老婦人突然眼放金光。
“對對,就是如此。我女兒曾經來信說過。在皇城當丫鬟的時候確實取名文慧。這位貴人見過我女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