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是挺混亂的。
每一個士兵,都為了立功,不顧一切的往前沖。
此次戰役,是同時對大榮和大離兩國的進攻,每個國家,分別出動了五萬精銳部隊。
但即便如此,就在短短的一天時間內,兩國軍隊竟然勢如破竹,輕而易舉地突破了大乾的國門防線。
而反觀大乾這邊,軍隊的傷亡人數尚不足百人,可謂是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隨后,兩支軍隊猶如脫韁野馬一般長驅直入,在大榮和大離的國內肆意馳騁。
守城,不是他們的任務!
守城的任務,蘇墨交給了后續陸續抵達的軍隊。
這些軍隊,其實只是前線的運糧隊。
但是大乾軍隊的實力,可是超出這個時代太多。
就是運糧隊,也有攻城拔寨的實力,守衛一方城池,是很簡單的事情。
至于管理方面,那些已經成功攻占下來的城市,由蘇墨迅速調遣事先準備好的各類人才前去接管。
以前,蘇墨準備那么多的人才儲備,就是為了這一刻。
整個作戰流程就像是一條高效運轉的流水線,各個環節緊密銜接,有條不紊地推進著。
到了后期,戰局愈發順利。
甚至有的時候,針對那些尚處于頑抗、未能被攻克的城市,大乾帝國也會理所當然地預先將各類優秀的人才儲備派遣過去。
因為在幾乎所有人的眼中看來,只要大乾的雄師大軍一旦兵臨城下,形成泰山壓卵之勢,這些城市最終被成功拿下僅僅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
倘若當真出現某位將軍竟然連區區一座城池都久攻不下,那么這位將軍,倒還不如直接給自己來上一槍,以死謝罪來得痛快一些。
大乾,可不需要這么無能的人。
畢竟,蘇墨為了此次國戰,可謂傾盡心力,精心籌備了整整一年之久。
子彈、火藥源源不斷地被生產出來,不限量的供給前線。
如此猛烈的火力輸出,不可能無法攻克目標的。
與此同時,大乾的國民百姓,每一天都會收到來自前線最新的戰況捷報。
此時此刻,大乾的軍隊究竟已經推進到了哪一片土地?
已經成功奪取了多少座重要城鎮?
諸如此類的問題成為了街頭巷尾、茶余飯后百姓們談論得最多的熱門話題之一。
而且每當人們提及到大乾之時,臉上無不洋溢著滿滿的自豪之情。
大家都深深地覺得,擁有像蘇墨這樣英明神武、深謀遠慮的君主實乃國家之幸,萬民之福!
他們因為自己是大乾人,而感到濃濃的自豪。
就在此時,大榮的使臣竟然再度抵達!
然而與上一次不同的是,這次大榮使臣的到來,為的,是求和!
率領使團的依舊是那位管杰皇子。
當他重新踏入大乾京城之時,心中的感受已全然迥異于前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