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小的吃完了,就靠在車里睡覺。
有著空間二十二度的“涼風”,車里比包廂舒服多了。
陳鋒繼續開車,朝著太行山挺進。
這條公路是民國時期修建的,抗日時期被鬼子重修,用來入侵山西,李云龍、楚云飛等晉西北名將都在這里率軍進攻、撤退過。
——
——
陳莉四個小的郁悶地喝著一瓶西瓜汁味汽水,還是不涼的。
中午在保定吃了一頓大餐,晚上卻是在太行山的山村里啃窩窩頭,這反差有點大!
要不是搭配有半路上跑出來,被陳鋒一槍擊斃的小野豬,今晚他們幾個估計要難受死。
只是···一頭六十多斤的小野豬,有三十多個孩子、一百多人一起分,到嘴里也剩不下多少。
“小叮當,你們每天就吃這個嘛?”
陳莉早已忘記了自已前幾年吃野菜糊糊的事情,如今再次看到,只覺得今晚認識的新朋友好可憐。
小鈴鐺脖子上系著一個破舊鈴鐺,據說是父親從城里撿到的,被當作寶貝帶回來給兒子。
小男孩的名字,陳莉沒有用心記,倒是記住了大家對他的綽號。
開心吃口野豬肉糊糊的小男孩艱難抬起頭,嘴里含糊不清道:“嗯,去年我們吃樹葉和野菜,今年有麥子了才能吃這個。”
正在艱難消滅碗里糊糊的三個大男孩同時抬頭面面相覷。
他們以前覺得糊糊就是最難吃的東西,哪里想到這些山里人居然吃樹葉和野菜,就連糊糊都吃不上。
還好,大哥只讓他們吃掉一小碗就行,還有搭配的烤肉。
不像其他村民,在村食堂要吃一大碗,肉也只有幾塊。
“樹葉怎么能吃飽嘛?”胡八一問道。
陳莉說道:“樹葉不能多多的,而且不好吃,我們家那次樹葉就不好吃。”
她說的是柳樹芽。
陳鋒跟他們說過,偶爾吃一頓有助于身體健康,但不能吃多。
他們也不喜歡多吃,即便有陳鋒烹飪,那東西味道還不如大白菜好吃。
“有樹葉就很好了,你們不知道,我爺爺以前還吃過樹皮!”
小鈴鐺說起這個,還有些驕傲。
這傻孩子!
“你吃過嘛?”
“沒,我就吃了樹葉,我爹說樹皮不好吃,我爺爺說,以前山里的樹葉都沒了,大家吃樹皮,那東西吃了肚子疼。”
小鈴鐺的娘拿著碗,去打了一碗肉湯,倒給了自已小兒子。
肉湯有各種配菜,全都是村子各家拿出來的,韭菜、野菜、白菜、荇菜等混雜,再加上野豬的排骨,喝起來味道其實非常不錯。
起碼陳鋒喝了一口這種百家肉湯,感覺比自已配置的調味肉湯更香。
四個孩子對小鈴鐺的話非常震驚。
樹葉那么難吃,還吃樹皮?
那玩意能吃嘛?
“我們過來的時候,看到你們這邊挖了這么多的地,糧食還是不夠吃嗎?”陳昊憐憫之余,又有些不信。
人怎么能吃樹皮呢?
那東西怎么能吃?
“我們地是很多,可這里是山里,不像山腳下有河流,有湖,有水。”
小鈴鐺雖然小,可已經下過田地,從大人口中知道一些種田的基本道理。
比如麥子夏天要專門去山溝里挑水給它們喝,地里的土必須施肥,不然麥芽長得低,結出的小麥又少又小。
“每年分下來的糧食不夠吃,只有一袋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