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完,三個人都笑了起來。
“來,喝一個。”
黃健新又端起酒杯,三人碰了碰杯子。
今天他們并不急著回去,劉清也不用開車,所以也喝了酒。
一杯酒下肚,黃健新才說起授權費的事情,“今年授權費什么的似乎都在漲價,不過我們經費確實也不太足,我能給你的,只有三千塊。”
周彥笑道,“三千已經可以了。”
三千這個價格放在一年半以前,那絕對是高價。
那時候蘇瞳的《妻妾成群》授權費拿了四千,已經是國內最高價了。
但是這一年多,行情不斷上漲,三千已經不算高。
當然,也絕對不能說它低,現在一部小說的影視授權費基本上也就是這個價格。
其實這玩意沒個準,要看拍電影的是誰。
黃健新要拍《清水里的刀子》,并沒有企業投資,就是制片廠自己出錢,那預算肯定一般。
但是像張一謀跟年代公司簽約,還有陳愷歌跟湯臣電影合作,經費都是這些公司出,預算肯定要高很多,作品的授權費出到兩三萬的天價也不是沒有可能。
其實就算是價格低一點,周彥也無所謂,黃健新可是個潛力股,后來他可是執導了《建黨偉業》跟《建國大業》兩部歷史大片,現在交好,絕對不虧。
退一步說,即便黃健新不是什么潛力股,就看著劉清的面子上,周彥也愿意給個友情價。
聽到周彥對價格沒意見,黃健新又端起酒杯跟周彥單獨喝了一個,“周彥,說實話今天我感覺就跟做夢似的,來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這周產老師是個怎么樣的人,是否好溝通。”
“這他沒有說假話。”劉清在旁邊給黃健新作證,“一路上,他老是在嘀咕這個事情。”
周彥笑道,“這個計劃準備什么時候開始?”
“先琢磨劇本吧,最近廠里面挺忙的,拍攝的事情后面看安排。”黃健新微微嘆了口氣。
“都是瞎忙。”劉清似乎酒勁上來了,說話的時候還拍桌子,“今年我們的時間,不都被老謀子給浪費了?要不是他,能有這么忙么?”
周彥聽他提到張一謀,好奇道,“對了,我年初去長安的時候,你說《一地雞毛》要開拍,現在什么情況了?你們還沒有去渝都么?”
“去啦!”劉清長長地嘆了口氣,“又回來了,他一句話,我們幾十號人跑到渝都待了那么長時間,一場戲沒拍,又說不拍了。”
“什么意思?”周彥疑惑道。
“什么意思,仗著自己是大導演,胡鬧唄!”
黃健新見劉清喝得有點暈乎了,就主動接過話茬說道,“我聽說是張導在渝都沒有找到拍攝感覺,然后又看到另一篇小說,特別有感覺,所以就轉移陣地,現在準備拍這部小說了。”
周彥瞇了瞇眼睛,問道,“什么小說?”
“萬家訴訟。”黃健新說出一個名字來。
周彥眉頭一挑,果然,張一謀最終還是要拍《秋菊打官司》,之前他還在想,自己的到來這么快就對張一謀的導演生涯產生了改變,現在看來是他想多了。
其實周彥還挺想看到改變出現。
張一謀拍的《秋菊打官司》他已經看過,但是張一謀拍的《一地雞毛》他卻沒看過,如果能看到,也算是一種新的體驗了。
他也理解劉清為什么有這么多怨言。
站在張藝謀的角度,他遵從自己的內心感受,有感覺才拍,沒感覺便擺,是尊重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