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后。
長安城中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要說原因,很簡單,唐皇納妃了,原來的吏部尚書,鄭國公王世充的外甥女董淑妮被冊封為貴妃,由玉菡苑搬進了春華宮。
其實對于滿朝文武,并不意外有這樣的進展,反倒覺得有些晚,因為董淑妮來到長安已經快兩年了,以李淵的好色程度,居然這么久才把人搞到手。
可能正是因為得來不易,皇帝對于納妃這件事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了之前納張婕妤、尹德妃二人的標準,可以說只比冊封皇后低了半籌。
當晚夜宴。
李淵身著袞衣,于甘露殿大宴群臣,裴寂、竇威、陳叔達等大臣皆到場祝賀,這一頓飯吃得君臣俱歡,李淵喝了不少酒,面紅耳赤,神采飛揚,興致上來了,還讓樂師奏樂,以老嗓唱了一曲《樂府江陵女歌》。
雨從天上茫,水從橋下流。拾得娘裙帶,同心結兩頭。
歌是好歌,詞是好詞,但是作者嘛——隋煬帝楊廣。
平心而論不合適。
但是誰都看得出,李淵喝多了,唱嗨了,此時此刻,哪里顧得上歌是誰寫的,能表達他的心情就是最好的。
同心結,同心結。
由此可見,李淵對這位董貴妃有多喜歡。
這種時刻,誰會在他面前說那些煞風景的話?當然沒人敢,就連近臣裴寂都壓下了詢問李淵這么重要的事,秦王怎么沒有趕來赴宴,是不是出了什么狀況的沖動。
戌時將盡,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殿下文武紛紛起身告辭,離宮而去。
宦官和宮女準備撤席時,被李淵轟了出去,老臉拉得很長。
這時屏風后面人影一閃,陰癸派的臥底,祝玉妍的師兄韋憐香緩步走出,不知道是閹了太久的原因,還是性格問題,舉止動作陰柔得過分。
“陛下,秦王沒來?”
李淵搖了搖頭,表情有些復雜。
“他這是欺君!”
早前他派人去通知李世民,李世民的回答是到時一定入宮參會,結果這場酒從頭喝到尾,人不僅沒到,連個送話的使者都沒派。
韋蓮花沒有多說什么,過去扶起李淵,朝著后殿走去。
“陛下當心臺階。”
“我沒事。”
李淵好歹也是一方高手,武功比李密等人強不少,這點酒自然醉不倒他。
韋憐香扶著他到后殿坐下,正要喊人上茶,給皇帝解酒,這時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當值宦官報說秦王來了,帶著長孫無忌在殿外求見。
李淵一聽,明白了。
說來說去,二兒子還是怕死,不敢在眾臣參與的宴會現身,待裴寂等人離開才敢入宮相見,盡身為兒子的責任。
“讓他來后殿見我。”
“是。”
宦官躬身退下。
李淵同韋憐香對望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