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的腳步聲傳來,皂色云履踏在白玉臺階上,有人登樓。
老人從沉思中回過神來,微瞇著眼,向著來人看去。
來人頭上扎著一條逍遙巾,腰間系著條紫色玉帶,一身淡青道袍,隱隱露出里面的黃色內襟,頷下兩縷花白長髯,看著約是古稀之年,臉上卻沒有絲毫褶皺,反倒是面色紅潤,肌膚白嫩如嬰兒,一身仙風道骨,完全符合民間傳說中得道高真的形象,此刻踏著月光而來,渾身不帶絲毫煙火氣,若是被凡夫俗子瞧見了,定
(本章未完,請翻頁)
要被當成天上落下的仙人。
且不說來人這身非凡氣度,單是道袍下露出的那抹黃色內襟,就能讓人咂舌不已,要知道世間道人千千萬,并非是每一個道士,都有資格穿上這一襲黃色道衣。
昔年有個騎青牛的老人化胡西去,紫氣東來三萬里,被后人敬稱為道祖,從此道門以紫為貴,能穿上一襲紫色道袍的,無不是朝廷敕封的一品大真人,拜為鎮國國師。
次一等的便是黃袍高真,那也是道術通玄的不世高人,尤其是當今朝廷國師之位空懸的情況下,一襲黃色道袍已是華貴之極,所謂“黃紫真人”不外如是。
然而,對于這位顯然是世間屈指可數的大真人一流人物,老人的反應卻有些冷淡,不說起身相迎,好歹總得給個笑臉,寒暄一番吧?然而老人卻無動于衷,連多看上一眼都欠奉。
這名身份和地位顯然不俗的大真人卻沒有絲毫見怪,至于尷尬一類的情緒,修道一輩子,早就修得寒暑不侵的老道士自然不會顯露半分。
山不來就我,我自去就山,別的不說,單是這分養氣的功夫,老道士早已練得爐火純青。
老道一笑,笑得很有仙人氣概,抬手行了個道揖,道:“擾了老太師的雅興,是貧道冒昧了!”
一言驚起千重雷,若讓人聽見了“老太師”這個稱呼,定要震撼不已。
所謂“太師”,與“太傅”“太保”并稱天子三師,也稱三公,是貨真價實的帝師,為正一品的勛職,與親王同品,便是當朝宰輔見了也要躬身行禮,要知道就連當今政事堂的幾位宰相,最高的不過從二品,大多也不過是正三品的品銜。
況且“太師”不同于“太傅”“太保”,只要是天子榮寵便可得授,歷朝歷代都有不成文的規定,“太師”之位向來都是作為重臣死后的追封,與謚號同賜,民間傳說中、或者戲臺上的白臉太師,也多為百姓以訛傳訛。
大靖開國至今,能生前得封太師,而滿朝文武無一異議者,也不過一人。
兩朝元老,當今帝師——赫連絕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