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關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在這個亂世活著,要是能帶著自己的家人一起活下去的話,那就更好了。
在平民百姓連大字都不識幾個的時代,你不能要求他們太多,硬要要求太多的話,最終受到反噬的還是你自己。
所幸,楊紀的思想教育還是有效的,雖說楊紀看見了極為粗暴的撞開了百姓房門,然后將一個兩個的曹軍士卒拖出來的情形。
但是,楊紀也看見了這些士卒將曹軍士卒拖走之后給受損的百姓留下了足夠甚至超出的賠償,雖說這些賠償的財物記在了軍團的賬上。
不過,畢竟是軍隊,是暴力集團,在面對手無寸鐵的百姓的時候,總會不自覺的使用一些暴力手段。
畢竟,這里是他們的家園啊,面對著全副武裝闖入自己家門的“惡人”,再害怕的百姓也會拿起鋤頭棍棒反抗啊。
雖有瑕疵,但畢竟時間還短,想要改造甚至重塑他們的思想短時間內沒辦法了,只能先從行為守則上下功夫了。
“將軍,城里邊的曹軍已經全部俘虜了,接下來是要安排人手將其押送回泰山,還是就地安置?”管亥突然閃現在楊紀身邊,向楊紀詢問道。
如果不是這些曹軍俘虜的安置必須要讓楊紀這個最高指揮官來做決定的話,否則管亥是不會在這個時候來打擾楊紀的。
不管別人怎么想,反正管亥自己是極為認同楊紀制定的行為守則的,在要求自己能做到的同時也要求自己的本部也能遵守。
也正是因為楊紀編訂的行為守則,才讓管亥覺得留在泰山軍中也不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情。
要不然,當初青州黃巾完成編民入戶的時候,他只會選擇成為一名普通的青州百姓,而不是加入泰山軍成為一名軍團長。
楊紀看了一眼這個陳曦安排到他麾下的原青州黃巾大渠帥。
此時的管亥一點都沒有身為內氣離體武者的氣勢,反而更像是一個老農。
原本應該被他穿在身上的魚鱗甲也被他換成了全軍統一的紙甲,像個小兵一樣。
“管亥啊,嗯,就不想給自己取個字什么的,好歹也是內氣離體了啊?”楊紀沒有回答管亥的問題,而是先問起了管亥自己的事情。
“呵呵,”管亥笑了笑,“我又不是那些高門大戶里的世家子弟,也不是讀書人。
就算是僥幸成為了內氣離體的武者,我也只是一個種田的而已,取不取字,對我而言根本沒有任何影響。”管亥搖頭說道。
對于管亥而言,天公將軍張角雖然已經逝去,但是不代表他的理想就此隨著張角隕滅。
所以啊,在知道趙云和曲奇的存在的時候,他會直接跑到趙云和曲奇的面前,懷揣著激動的心情向他們請教種田的技術。
然后將自己學到的技術教給自己的老兄弟,不過,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很敏感,所以他把這些技術教給了自己的鄰居以及自己麾下的士卒。
管亥對自己的認知就是種田的老農,其余的不過是因為一些原因不得不披上的馬甲而已。
楊紀無奈的搖了搖頭,“算了,既然你不想,那我也不能強迫你,總不能我單方面給你取一個吧。”
管亥低著頭,他知道楊紀為什么每次見到他就跟嘮叨一回這件事,他也不認為她拜托楊紀來說服他就是錯誤的。
只是,他自己不愿意而已,沒有別的原因。
興許他會給自己后代取一個,但,他自己不會。
“不談這個了,還是說一下那些俘虜曹軍士卒吧。”楊紀將話題從管亥身上轉移到了他們俘虜的曹軍士卒身上。
“能說說你為什么建議把這些俘虜押送回泰山嗎?”楊紀有些好奇的向管亥詢問道。
按理來說,就算是管亥不怎么參與這一類事務,但是相關情況肯定是了解的,按照慣例處理不就好了嗎?
難道是出現了什么意外情況嗎?
管亥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回答道:“這次俘虜的人數有點多了,我怕他們會搞事,擾亂將軍的布置。”
楊紀都愣了一下,他是沒想到竟然會是因為這個,饒有興趣的向管亥詢問道:“他們的人數有多少?”
楊紀倒是很想知道,他們這一戰到底俘虜了多少人,竟然能讓見過大世面的管亥都認為自己俘虜的人數有些多。
“三萬正卒。”管亥報出了一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