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被嚇到的太史慈
“沒想到當初跟在玄德身后的這幾個人現如今都已經成長到這種程度了啊~”公孫瓚不由得感慨道。
他現在算是想起來剛才太史慈說的是誰了,不就是當初在虎牢關的時候跟在劉備身后的那個存在感不怎么高的年輕人嗎。
當時公孫瓚還調侃劉備總算想起來去找個出謀劃策的謀臣來幫忙了,雖然公孫瓚自己的麾下也沒什么頂級文臣相助。
公孫瓚當時對于陳曦倒是有著比較深刻的印象,對楊紀反而沒什么印象,可能是當時的楊紀基本不怎么出現在公孫瓚眼前吧。
事實也正如公孫瓚感受到的那樣,經常出現在虎牢關諸侯面前的陳曦到了泰山郡之后,迸發出了比虎牢關時期更加閃耀的光輝。
而楊紀依舊是默默無聞的樣子,起碼在虎牢關見過楊紀的人眼中是這樣的。
相比較陳曦關羽張飛趙云華雄這幾個威名遠揚的家伙來說,楊紀的名號也就特定的圈子里有所流傳。
并沒有達到像是其他幾個人那樣連同不怎么關注時事的百姓都知道其名號的程度。
直到兗州一戰結束之后,楊紀的名號才算正式出現在漢室的新聞頭版之上。
不過,就算是楊紀在漢帝國新聞頭版頭條出現一次,依舊有大把的人認不出楊紀。
就像是此時的公孫瓚一樣,如果不是田楷和太史慈提醒的話,估計公孫瓚還要好久才能反應過自己曾經是見過楊紀的。
“對了,你們泰山內部的人是怎么看待那個年輕人的?”公孫瓚向太史慈詢問他是怎么看待楊紀的。
“楊司丞啊,怎么說呢,”太史慈沉吟了一會才給出自己的看法,“他是一個十分低調,但是你又能在軍營里的每一處重要設施當中看到他留下的痕跡。”
太史慈想起自己在奉高大營訓練時的日子,雖然并不是經常見到楊紀的身影,但是你在軍營當中使用的每一處設施都能看到楊紀留下的秘術儀軌蝕刻。
“這是個什么意思?”田楷有些疑惑的問道,楊紀不是個將軍嗎?怎么聽太史慈的意思,倒像是管后勤裝備的。
而且太史慈稱呼楊紀為司丞,這是認真的嗎?還是說泰山那邊的軍團體系就是這么的與眾不同?
“這個……”太史慈尷尬的笑了笑,“伱們就把他當做主管軍事與秘術研發的吧。”
“好了,不說那些了,你們以后跟他熟悉了之后,會知道更多東西的。
現在我們還是來談一下如何解決現在的問題吧。”太史慈僵硬的把話題轉移回了眼前的問題上。
“公孫將軍,實話跟你說吧,僅憑我一人的話,是很難把十萬步兵幫你們帶回幽州的,這里離著袁紹大營實在是太近了。
說不得你們帶著白馬義從前腳剛走,后腳袁紹就會派人前來踏營。
我的指揮能力不足以讓我將這十萬步兵擰成一股繩,發揮出他們本就該有的戰斗力。”太史慈如實將自己能力不足的事實跟公孫瓚說了出來。
如果是兩三萬人的話,太史慈倒是敢接下公孫瓚的委托,把人給帶回幽州。
但是,這可是十萬人啊,而且還是在袁紹的主場冀州當中完成這樣的操作,太史慈表示自己真的做不到啊。
如果只是簡單的把這十萬人帶回幽州的話,太史慈也不是不能做。
但是現在可不是簡單的人員轉移而已,其中還要涉及到用以應對袁紹大舉進攻的排兵布陣、指揮調度什么的,太史慈真的玩不轉這么多人的指揮調度啊。
“所以說,我建議您把這些士卒趁著袁紹現在還不會進攻的時間,轉移到不遠處的平原郡那邊去,然后再讓主公派船,或者您返回幽州之后派船來把這些士卒運回幽州?”
公孫瓚瞥了一眼田楷之后,直接對太史慈說道:“子義啊,你能不能幫我去把那位楊司丞請到這里來,讓我跟他聊一聊啊?”
雖然不知道太史慈為什么會說自己的指揮調度不太行,明明他公孫瓚的指揮調度也不太行,還不是指揮著十萬大軍將袁紹打出陰影來了。
不過,這并不關公孫瓚什么事情,現在最重要的是將自家麾下的步兵安頓好,然后帶著白馬義從殺回幽州,讓那些吃了豹子膽的鮮卑人想起白馬義從的蒼白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