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劉備給自己找了一個助手,也就是楊紀,誰叫楊紀最近挺閑的呢。
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楊紀參與到祭祀中的方案被靖靈殿的祭首左慈道人給否了。
因為楊紀不適合參與其中,所以明天的靖靈殿大祭基本上都是劉備在主持各種工作安排。
除開楊紀之外,還有趙云也比較合適參與到靖靈殿大祭的主持工作,但是趙云現在還在忙著百姓搬遷的事情。
不過劉備直接否了趙云參與這件事請求,讓他好好安置從冀州搬遷到兗州的百姓,明天大祭開始的時候回來上個香就行了。
至于張飛華雄兩個身在奉高的高級武將,劉備覺得還不如自己親自動手呢。
楊紀作為助手的方案被祭首否決了之后,劉備又想到了軍營中的曹操。
畢竟曹操的能力還是有的,只不過倒霉的遇到不講道理的家伙而已。
只是,這回否決曹操的就不是作為祭首的左慈了,而是政務廳中的陳曦等人,不包括荀彧等人。
劉備也不意外曹操被否決,畢竟曹操能力雖然足夠了,但是身份比較尷尬,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
所以劉備只能拋卻助手的偷懶想法,選擇自己親自上手,將靖靈殿大祭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雖然想要將靖靈殿大祭安排的明明白白少不了去請教政務廳的那一幫人就是了。
不過,就算是政務廳的那一幫人,也不是一開始的時候就能將所有的事情安排妥當的。
所以,即便是在接見荀諶和沮授這兩個袁紹派來的使節的時候,劉備依舊在檢查著明天大祭的各項流程以及預備方案,避免明天真的出現了什么岔子。
劉備抬頭看向了走進克己廳的華雄三人,只是走進來的三人讓劉備的表情有點微妙。
華雄則是十分正常的向劉備行禮,并且通報荀諶和沮授的到來,然后侍立一旁。
但,荀諶和沮授的表現就有些不禮貌了,竟然直勾勾的盯著劉備身前的水晶案幾,以一旁的整套水晶茶具。
“兩位來此,所為何事?”劉備很是平靜的向荀諶和沮授問道。
他現在不需要通過各種手段來麻痹其他諸侯,他只需要平靜展現出自己所擁有的實力就行了。
袁紹?呵,就像是曹操說的【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生,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如果袁紹能在他們攻克兗州之前,出兵兗州跟他們在兗州打一場,幫助曹操守住兗州的話,劉備可能還會重視一下袁紹具備的實力。
至于現在,也就那樣了。
更何況現如今的袁紹可抽不出太多精力來防備劉備了,因為北方幽州的公孫瓚已經全部剿滅敢于南侵的鮮卑胡人了。
雖然在絕大多數人的認知當中,現如今的公孫瓚不應該在這個時候跟冀州再起大戰。
但是,此時想要開啟戰端的并不是公孫瓚,而是袁紹所在的冀州集團。
如果可以的話,公孫瓚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跟袁紹開戰啊。
雖然劉虞因為跟陳曦之間的交易,不怎么卡著公孫瓚的糧草了。
但是,公孫瓚跟劉虞之間的矛盾一直存在,這不只是鐵血派和教化派之間的矛盾,更是公孫瓚和劉虞兩人之間的矛盾。
界橋一戰中,因為白馬義從并沒有全滅的緣故,所以公孫瓚也沒有丟掉了自己的腦子。
不過,就算是沒有丟掉自己的腦子,此時的公孫瓚面對著不斷撩撥他的劉虞也已經差不多到極限了。
也正是因為沒有丟掉腦子,所以公孫瓚清楚的知道,劉虞不能在自己手里出事兒。
還是得把他送出幽州去,最好是送到長安那邊,讓劉虞參與到長安城里邊的狗斗當中,沒時間搭理幽州的事情。
事實上公孫瓚也確實是這么做的,只是在執行這個行動的過程中出了點岔子。
并非是人禍,而是天災,應該是天災吧?
當初公孫瓚率領白馬義從離開冀州返回幽州的時候,不是將暫時沒辦法撤離冀州的十萬步兵的指揮權暫借給楊紀了嗎。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