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政治敏感度,公孫瓚還是有一點的,但也就那樣了,此時的幽州需要的是精通政略的文臣,來幫助公孫瓚處理那些看著就頭大的政務。
公孫瓚麾下的田豫雖然有能力幫助他治理幽州,但是奈何公孫瓚不怎么喜歡田豫啊。
而公孫瓚麾下的其余幾個文臣內政水平又不夠,在治理幽州這件事上幫不了公孫瓚多少忙。
畢竟在劉虞離開幽州之后,公孫瓚急召田豫返回薊縣之前,幽州政務在公孫瓚麾下其余幾個文臣的處理下雖然勉強還在運轉。
但是相比于劉虞還在的時候,這都已經可以叫做停擺了,薊縣的政令只能在薊縣周圍的幾個郡縣通行,而且通行是通行,不保證能執行下去。
至于遼西郡以東的遼東和玄菟兩郡以及夾在中間的遼東屬國,就不在公孫瓚的統治范圍當中了,畢竟遼東太守公孫度的實力還是挺不錯的。
當然,面對公孫瓚還是不夠打的,只不過公孫瓚連幽州西部七郡都有些治理不過來了。
要是再加上公孫度掌控的遼東郡,公孫瓚覺得自己以后都不用領兵打仗了,在公文政務里打瞌睡蟲吧。
無奈之下,公孫瓚只得召回身處遼西樂陽的田豫回來擔任幽州治中,幫忙處理幽州政務。
在新任幽州治中田豫的主持下,幽州的政務很快便恢復了過來。
不過,公孫瓚剛解決幽州政務的問題,冀州袁紹又整出幺蛾子了。
袁紹竟然在幽冀兩州邊境之處陳兵十萬,一副隨時攻進幽州的模樣。
面對袁紹的挑釁,公孫瓚能忍嗎?不能的啊。即便是田豫提醒他這是袁紹的疲敵之計,目的就是誘使公孫瓚放棄幽州的民生發展,轉向軍備競賽。
如此一來,即便是不能正面戰勝公孫瓚,冀州袁紹也能通過引爆幽州的內部矛盾,讓公孫瓚疲于應對幽州的遍地烽火。
公孫瓚不想停滯幽州的民生發展,又想狠狠的打一波袁紹的逼臉。
所以在田豫的建議下,公孫瓚找到了自家師弟劉備,想要從劉備治下借調一個能玩轉一州政務的文臣。
畢竟劉備麾下的文臣個頂個的強,能搞定一州政務的大才完全不在少數。
只不過,公孫瓚上下嘴唇碰一下就想從劉備這里借調一個能玩轉一州政務的文臣,這確定不是在開玩笑嗎?
劉備麾下確實是有好多個能玩轉一州甚至是一國政務的文臣,只是劉備憑什么要將自己麾下的文臣借調出去呢?
因為公孫瓚和劉備是師兄弟?甚至連劉備起家之時的大半部分兵馬都是公孫瓚資助的?
可是,道理不是這么論的啊,劉備和公孫瓚終究是兩方諸侯,劉備不可能將自己麾下的重臣借調到公孫瓚麾下做事。
公孫瓚這人在沒上頭的時候也算是明事理之人,當然知道自己的來信會讓劉備為難。
所以公孫瓚在給劉備的信中寫的很明白,他的終極目標是剪除北疆游牧民族對于幽州之地禍患,讓幽州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公孫瓚表示,他只會領兵作戰,但是做不到讓幽州百姓安居樂業,而他劉備可以做到。
事情到了這里,公孫瓚找劉備舉薦一個文臣擔任幽州別駕的真正目的也顯露出來了。
所以,劉備陳曦等人商議之后,由陳曦指名,把名聲不顯于各大諸侯的陳熾借調給公孫瓚了。
陳熾的政略在當世雖然不算上頂尖,但也算是一流中上了,要不然當初劉備考核完之后也不會將其下放到劉曄手下了。
而且在正史上,陳熾可是被全琮舉薦為吳國大將軍的,雖然才上任吳國大將軍之位不久就死了,但也是對陳熾能力的認可。
陳熾雖然很疑惑劉備為什么會將他借調至幽州,畢竟劉備和公孫瓚兩方諸侯之間并不存在互通有無這種事情。
不過,陳熾倒是沒有拒絕這次借調,他也在奉高政務廳里混了那么久了,有些東西還是看得出來的。
劉備和公孫瓚兩方諸侯之間,此時此刻確實沒有互通有無,但是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