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高政務廳那群頂流文臣手下混久了,陳熾都覺得自己的治政水平提高了不少。
他在政務廳中可是聽了不少關于公孫瓚治理幽州的笑話。對,就是公孫瓚親自治理幽州之后鬧出的笑話。
搞出笑話之后,公孫瓚就把田豫從遼西陽樂召回來幫忙處理幽州事務了,然后就是找劉備借調文臣了。
公孫瓚明言,從奉高政務廳借調過來的高級文臣,到了幽州之后直接擔任幽州別駕,跟著他在涿郡進行屯田工作。
袁紹屯兵高陽、章武一線,除了想要跟公孫瓚展開軍備競賽以外,還打著清理盤踞在中山、常山一帶的太行山脈中的黑山軍的主意。
公孫瓚不管袁紹打的是什么主意,只知道袁紹屯兵邊境想要攻入幽州。
既然袁紹想要開戰,那就戰,他公孫瓚什么時候怕過!
不過田豫說的沒錯,不能陷入袁紹的疲敵之計,要不然到時候袁紹沒打死,自個兒反倒被幽州百姓掛在恥辱柱上。
公孫瓚既想要發展幽州的民生,又不想輸掉這場軍備競賽,既要也要算是被公孫瓚玩明白了。
所以,想要不影響幽州的民生發展的話,幽州大軍就得要自食其力,起碼大部分的糧草得要來自涿郡的屯田。
這個時候陳熾的作用就展現出來了,畢竟在趙云的帶動下,奉高政務廳中的文臣基本上都會一手屯田令。
就這樣,田豫留在了薊縣處理幽州政務,努力發展民生。
而公孫瓚則帶著陳熾到了涿郡,屯兵屯田于此,他倒是想要看看,袁紹能拿他怎么樣。
然后,到了幽州的陳熾就發現了冀州跟遼東溝通的痕跡。很明顯,袁紹不只是想要拉開軍備競賽,更想從內部爆破公孫瓚。
“原來如此……”法正若有所思的看著陳曦,他雖然知道冀州跟幽州那邊有聯系,但是還真不知道想要背叛公孫瓚的是誰。
“可是,在你選定造船廠之前,這件事還沒有發生吧?”法正看向陳曦,他還挺好奇陳曦是怎么知道還未發生的事情的。
“我是從子余那里探聽而來的,你也知道子余這家伙具備觀測未來的能力,就看你能不能從他嘴里撬出自己想要的消息了。”
陳曦聽見法正的問題之后,沉默了一下,然后把楊紀拉過來背鍋了。畢竟他總不能說自己是從歷史書上看到的遼東割據政權吧。
“你還真是厲害啊,竟然這么早就從子余嘴里撬出了這種消息。”法正搖了搖頭,感嘆于陳曦手段之犀利,竟然能兩年前就撬開楊紀的嘴,提前布局海軍戰艦造船廠。
“這有什么的,這么久了,你也應該習慣了。”陳曦調笑著夸獎了一下自己。
對于陳曦自夸,法正不由得吐槽道:“你還真是不要臉,明明有人家子余一半的功勞。”
面對法正的吐槽,陳曦只是笑了笑,沒有反駁,這就是他為什么要把楊紀拉進自己陣營的原因之一啊。
有什么不好直接說出來的東西,直接甩到楊紀身上,誰讓他真的具備觀測未來的能力呢。
“誒,對了,你知道江東陸、荊州蔡和遼東公孫這三家的造船技術來源嗎?”法正好奇的向陳曦問道。
秦漢世家的家學傳承不可能憑空出現,必定會有一個源頭存在。要么祖上就是諸子之一,要么就是拜入某家,學成歸來之后開創一世家。
“伱怎么對這個感興趣了?”陳曦饒有興趣的看著法正,沒想到法正竟然好奇這種故紙堆里的東西。
“沒什么,只是想要看一下這些世家的家學到底能追溯到什么時候。”法正輕笑一聲,延續千百年的世家啊,真是讓人迷離向往而又感到厭惡的存在啊。
陳曦瞥了一眼法正,然后說道:“陸、蔡兩家吸收的應該是墨家三分之后流落到齊魯之地的那一支,遼東公孫家吸收的應該是公輸家的技術。”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