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立國之初,尚書令只是個隸屬于少府的小官,卻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變遷,等到光武帝時徹底發生了質變,變成了僅次于三公的副丞相,大權獨攬位高權重。
光武帝劉秀登基之后為削弱相權,加強中央集權,將三公的權力全部集于尚書臺,將三公徹底變成了榮譽虛銜,因此統領尚書臺的尚書令就成了堪比丞相的存在。
目前尚書令不但總領章奏文書,參與政令制定,還掌控尚書臺屬官的獎懲考核,間接影響朝臣選拔,等于既掌控了決策權又掌控了人事任免權,這兩項可都是實打實的實權。
不止如此,尚書令還享有朝會時專席而坐的特殊地位,與御史中丞,司隸校尉并稱為三獨坐,可見尚書令的地位有多超然。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大漢的尚書令都是由曹操麾下的首席智囊荀彧擔任的,劉備在荀彧荀令君面前都得站著匯報,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劉備稱王。
劉備稱王之后任命法正為尚書令,法正死后由劉巴繼任,這可是連諸葛亮都沒得到的職位,可見劉備對劉巴有多重視。
但是剛才,劉備只是因為劉巴反對稱帝就將劉巴的尚書令給免了。
劉備這么做的目的很簡單,首先就是想通過罷免劉巴向外界傳遞自己稱帝的信號,讓支持自己稱帝的人不要擔心繼續勸進,等時機差不多了寡人自然就順水推舟了。
其次任命張昭為新的尚書令就是向東吳舊臣示好,告訴東吳過來的降臣不用擔心,該給你們的一點也不會少。
最后就是任命劉巴為荊州刺史之事,劉巴從尚書令降為荊州刺史等于是從朝廷要員貶成了地方官,但別忘了荊州的治所在江陵啊,也就是說劉巴不用離開江陵,可以繼續待在劉備身邊。
劉備這么安排也是有深意的,借此告訴所有人我貶劉巴是對事不對人,誰想借此打擊劉巴趁早熄了這個心思。
不得不說劉備的政治手腕越來越成熟了,走的每一步都有著特殊的深意。
果不其然,消息傳出之后群臣集體瘋狂了,開始滿世界的搜刮祥瑞了,有人在五陵山脈深處發現了樹齡超過兩千年的金絲楠木,有人在洞庭湖中找到了變異的四不像,有人在湘江中找到了刻著“漢中王漢”的石碑,更絕的是揚州刺史王甫和吳郡太守鄧芝,他倆竟在海中找到一頭體長超過兩米的棱皮巨龜,是從遙遠的深海主動游到岸邊的,上岸的時候龜背上還馱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漢中王漢”四個大字。
消息傳回江陵關興都懵了,撈出馱碑石龜他能理解,但黃承彥的江豚,湘江石碑以及巨龜石碑都刻著“漢中王漢”四個大字就太扯了,說這些人沒有串供打死他都不信。
民間瘋狂獻祥瑞的同時諸葛亮也沒閑著,跟關羽聯合起來告病不出擺爛了,對外放出話說劉備不稱帝他倆就辭官不干了。
此舉多少有些逼宮的味道,但諸葛亮跟關羽聯合起來逼宮,劉備還真得慎重。
逼宮的同時諸葛亮還向外散布了天子劉協已被曹丕害死的假消息,收到消息的季漢重臣沒人核實,全都默契的選擇了相信,再次提起劉協時都以先帝相稱了。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