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少陽參軍的那年,是母親動手術的那年,他把家里的房子買了,湊錢給母親墊付了手術費用之后,就在療養院物色了一個床位,然后自己去參軍,工資全都用來墊付療養院的花銷。
譚少陽從小就是個話不多的性格,在外人面前少言寡語的,去了部隊之后,只是一味地申請去最前線參與作戰,那會兒海港區面臨著一支數萬人的軍閥威脅,那個軍閥拿到了北美情報局的資助,手上有不少美系裝備,甚至還有裝甲車,會有北美派來的教官幫他們訓練隊伍,作戰能力是遠遠超過當時的武備區部隊,前線幾乎每天都在死人。
譚少陽在經過一個多月的高強度新兵連訓練之后,被編入了步兵師一個普通的班組,下連隊第一天,就接到了一個戰斗任務,大體上都是以排為活動單位的,他們這個排的目標是要從軍閥占據的鋼鐵廠里營救出兩個排的友軍來。
陰天,氣溫在零下三度左右,冷風裹挾著雪花,灑在鋼鐵廠破敗的廢墟當中,穿著自己人制服的尸體,穿著對方軍裝的尸體,幾乎隨處可見,有些人還活著,也只是茍延殘喘,醫護兵死傷慘重的情況下,傷勢過重的人幾乎全都被拋棄了,沒有資源也沒有精力去救人,后方的戰地醫院無時無刻不在爆滿的狀態當中。
譚少陽當時的班長是個同樣沉默寡言的中年人,聽同期兵的說法,這個班長在入伍之前是個公司的老總,后來因為時局動蕩,公司破產了,為了償還工人們的工資,所以他選擇入伍,也是到了最前線來。
像這種戰斗任務,每個人的補助是每天兩百塊錢,已經不算低了。
“聽好了,我們的任務是火力壓制側翼的敵軍,在鋼鐵廠西邊撕開一個缺口,對方大約一個連的兵力,這次任務很簡單,只需要你趴在掩體后面對著他們開槍就行了,記住別把腦袋漏出去!老兵照顧著點新兵,別讓他們上來第一天就送命了!”
這班長很盡義務,起碼還說了一句照看著點新兵,雖然隊伍里面已經沒多少老兵了,一個班也就三個而已。
槍聲,爆炸聲,震耳欲聾,譚少陽眼睜睜看著剛才還在說班長之前是個公司老總的那個新兵,因為扔手雷的時候身子探出了掩體,身邊的老兵沒來得及阻止,上半身直接被點五零重機槍掃成了碎片,下半身無力地倒在地上,一條活生生的生命,就被大拇指粗細的子彈奪走了。
第一次上戰場的譚少陽,表現出了絕對的冷靜,沒有和其他新兵一樣愣神和大喊大叫,更沒有縮著腦袋躲在掩體后面抱著槍喊媽媽,他撿走了那個死去的新兵身上還能用的裝備,和老兵一般無二,從掩體后面進行射擊,并沒有受到飆升的腎上腺素的影響,所以打出來的成績和打靶的時候差不多,不說槍槍十環,但一個人就干掉了重機槍的操作員,還把替補的槍手爆頭了。
一場突襲下來,他們這個班陣亡五個人,其中四個都是新兵,還有一個老兵,為了救人,被榴彈擊中,能找到的就只有剩下一半的狗牌了。、
這場戰斗之后,班長注意到了譚少陽,來到他身前拍了拍肩膀,說從現在開始,你也是個老兵了,哪些人天生適合吃這碗飯,第一次上戰場就能看出來。
譚少陽在這個班沒停留太長時間,很快就被排長注意到,直白地說明,有些危險的任務,報酬很高,問譚少陽愿不愿意參加到戰斗班里,后者沒有拒絕,一步一步得到了海港區279部隊的關注。
這支部隊前身是海港武備區特種大隊,合共三百多人,個個都是東南地區武備區當中的翹楚,結果數次戰斗下來,只剩下了五十多人。
武備區總參決定重新構建一支全能的部隊,電子信息戰,特種作戰,空降戰斗、陸戰、海戰等等,所有方面都有涉足,這份備案計劃序號279,這支部隊建設初期,就納入了不少人才。譚少陽是在279計劃開始兩年之后加入的,封閉訓練兩年后,開始執行各種任務,不僅僅是在華邦,世界各地其實都有279的足跡。
和同時期的憲兵隊與外事局性質不同,這兩個政派和軍派成立的部門,主要作用體現在維護秩序和搜集情報,針對間諜活動進行打擊,有時候也會執行一些潛入后方獲取情報的任務,279部隊的職責只有一個,清場,從根源清除不穩定因素。
如果當時讓他們去執行破壞北歐秘密進行的基因武器試驗的話,最終的結果就只有一個,那家公司的總部會被炸的一根毛都不剩,所有在這里工作的研究人員,將不會有一個活著離開。
279就是一柄沾滿了對手鮮血的匕首,低調,便攜,出手就是奔著要害去的,不過這支部隊在成立了數年之后被強行關閉,因為造成的影響和轟動太大了,但是關閉只是明面上華邦對外宣告的,實質上已經轉入了地下,仍舊在秘密發展當中。
正如一位偉人曾經說過的,你手里有劍,和有劍不用,那是兩碼事。
從279出來之后,為了讓母親能夠過上更好的,更穩定的生活,更為了還余建成借給他的錢,譚少陽去了戰火依舊在燃燒的地方,去當傭兵,賺錢的確很多,但在這種地方,哪怕是譚少陽這種老鳥,都感覺心態每天都在出現裂痕,攢夠了錢之后他就回到了海港區。
原本的計劃是找一家建筑公司,聯系一些老朋友,準備干分包公司,拉一支建筑隊出來,首先可以買下兩臺渣土車,拉點散活……
沒想到余建成出了意外,讓譚少陽不得不再次拿起沾滿了血的過往。
這件事兒結束之后,罪魁禍首蘭帕被他親手擊斃,原本以為這件事兒會鬧得沸沸揚揚的,自己會上通緝榜單,沒成想風波逐漸平息了,計劃躲一段時間的譚少陽眼看著生活就要回到了正軌,卻出現了幾個自己的“模仿者”,把局面一度拉扯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再這么放任他們,自己的身份早晚會被挖出來,這不是什么好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