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什么時候,太后娘娘就會嘗咱們家燉的大鵝。”
黃氏和劉氏對于燉大鵝似乎比以往都重視,親自在廚房看著火候,安初筠自然是全程陪同。于是解惑的事情就落在王曦年的身上。
之所以是王曦年而不是王瑞崢,那是因為小家伙已經趁人不備,躲回了房間,此時正在床上補著覺。
而面對王曦年的解惑,王守昌,王廣順,以及王茂平三人共用同一張表情,異口同聲的說出了個:“哈?”
太后吃家里燉的大鵝,這句話他們實在是理解不了啊。尤其是王茂平,他根本就想不出來,在什么樣的情境之下,太后能夠說出燉大鵝這三個字。是他的想象力太過貧瘠了嗎?
“究竟是怎么回事?”王茂平開口問道,到底是什么離譜的場景才能夠產生燉大鵝的對話。
“爹爹,這件事情說起來話長。”小姑娘想要賣個關子。
而王茂平并沒有讓閨女長話短說,如果是這樣的話:“既然說來話長,那就先別說了。”閨女,給你機會了,既然沒抓住,那這個答案由演講會的兩個主角給出來好了。
這猝不及防的回答,讓王曦年原本已經到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心里充滿了后悔。作為深得黃氏和劉氏真傳的王家人,八卦憋在心里是真的難受。
不過眼睛轉了轉,便想出了主意。這件事情說不了,那賞菊宴上不是還有其他事情可以說嘛。再說,她還有可以顯擺的東西呢。
“太爺爺,爺爺,爹爹,你們看,這玉佩好看嗎?”小姑娘說話的同時,將脖子上的玉佩,先從衣襟中拿了出來,然后小心翼翼的取下,開始顯擺了起來。
王茂平此時并沒有欣賞玉佩的心情,用手搓了搓臉,所以自家人在賞菊宴上到底做了什么事情,這玉佩總不能是在賞菊宴上撿的吧。
還有閨女,為了顯擺玉佩,你是連藏都不藏了,是真的不怕被沒收嗎?
在王守昌和王廣順兩人的夸贊中,小姑娘臉上的笑容是怎么也止不住,顯然很享受太爺爺和爺爺的夸獎,當然如果還能收到父親的夸贊,那就更好了。
“年兒還記得,賞菊宴之前,為父說過什么嗎?”是真把自己的話當成耳旁風了。
聽到這話,小姑娘趕忙解釋:“爹爹,年兒時刻記得爹爹的話,這玉佩是……”
聽過王曦年的解釋,王守昌和王廣順是真的想一瞬間就回到楊樹村,年兒和崢兒得了太后賞賜的玉佩,這樣的喜事,真想馬上就讓村里人知道。
不行,得趕緊寫信。
而王茂平對于王曦年剛才的講述還算是滿意,或者說對兩個孩子關于太后提出的問題,給出的回答感到滿意,當然也確信了一點,那就是玉佩既然是太后賞賜的,那就必然得沒收了,只有在重要的場合才能佩戴,如果被損壞,可絕對不是一件小事。
正興高采烈準備講述下一話題的小姑娘并不知道,自己爹娘已經就沒收玉佩達成了一致的決定。
“年兒除了玉佩之外,還被賞賜了糕點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