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說皺眉“你是說,將功勞分給宿遷?”
就這十四個響馬賊,還不夠自家兄弟分,再分給宿遷,豈不是白忙活了?
顧正臣翻了個白眼“我說凌兄,你抓的這些人是什么?”
“響馬賊啊。”
“馬呢?”
“什么馬——呃……”
凌言瞪大雙眼,我里個娘,怎么把這一茬忘了。
他們是響馬賊,不是水賊。
什么是響馬賊,那是有馬的賊,水上搶了東西,他們不是住在水上,而是用馬匹快速帶著東西脫身,利用低矮丘陵逃跑,官兵想追都難。
顧正臣笑了“這些功勞是你們的,其他的功勞,就給宿遷吧。這樣一來,對誰都有好處。”
凌言敬佩地退后一步,肅然拱手“顧兄清廉如鏡,謀略周密,他日定能登堂入室,凌某先行恭賀!”
顧正臣淡然一笑。
凌言行動速度,審問清楚接頭之人在何處,藏馬何處之后,親自帶兩名弓兵通過小船快速前往宿遷,說動宿遷知縣,宿遷知縣調動皂吏、巡檢弓兵五十余人,突然包圍了響馬賊據點,一番混戰之下,擒獲響馬賊二十,馬匹三十有四。
宿遷知縣激動不已,盛贊凌巡檢有“大義”。
船終抵達宿遷。
凌言看著上岸的顧正臣,笑著迎上前,還不忘踢弓兵一腳,沒點眼力勁,不知道幫忙抬東西啊。
顧正臣一看凌言的神情就知事情辦妥,寒暄著,下船的人無不感激凌巡檢與顧正臣,紛紛行禮道謝。
凌言見周圍沒人,低聲說“若顧兄在京師遇到無法解決之麻煩,可以找我堂兄,他名凌說,是一名監察御史。”
顧正臣凝眸“凌說?”
這個名字很熟,似在哪里見過。
想起來了!
朱元璋四大惡犬之一!
這話可不是顧正臣說的,是老朱親口所言,所謂“惟此數人,譬如惡犬,則人怕”。
這四大惡犬便是楊憲、凌說、高見賢、夏煜!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
檢校!
威風凜凜的錦衣衛要等洪武十五年出世,在這之前,一直都是檢校“專主察聽在京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及風聞之事,無不奏聞”,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耳目。
只是讓顧正臣有些疑惑的是,楊憲死于洪武三年,據野史記載,楊憲死了沒多久,凌說就跟著一起去喝孟婆湯了。
可看凌言的樣子,凌說似乎還活著。
難道說野史誤我?
顧正臣送別凌言,再三叮囑不要對任何人說起自己,和監察御史、檢校這些人扯上關系,可不是一件好事。
宿遷,是水路要沖,遠比夏村、臺莊等地興盛,停泊船只眾多,過往行商難計。
梁家俊興致很高,指著宿遷城的城墻“此乃是東周時期鐘吾國都城之地,只可惜小國寡民,為孫武、伍子胥所滅。”
顧正臣微微點頭,想到什么,開口道“說起鐘吾國之名,世人少知。但若說起楚霸王與美人虞姬,怕是無人不曉。”